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手机厂商密集发新品,AI更强了?丨南财合规周报(第211期)

IP属地 中国·北京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5-10-19 20:06:3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值得关注的动态。

本周,我们重点关注苹果陷入AI版权纠纷,国外AI版权冲突日渐白热化;微软被指控与OpenAI达成秘密协议,抬高AI市场价格;荣耀、OPPO、vivo接连发布新机,加深对用户意图的理解与物理世界的感知,手机AI具备了撕开未来入口的能力?

1、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新机 AI更强、更懂用户了?

近期vivo、OPPO、荣耀拿出今年的新品成绩单,陆续召开开发者大会,发布手机等新品。

根据公开信息,我们总结出几个要点:

南财点评:手机等智能终端能够与用户直接“交手”,被视为本轮AI竞争中的流量入口,多种AI功能直接在手机上的整合对软件生态造成了威胁。AI作为手机厂商近两年的主打卖点,迭代到哪一步了、承诺的功能完成度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根据宣传口径,手机AI对用户意图的理解、对物理世界的感知,似乎让其具备了撕开未来入口的能力。

2、苹果深陷AI版权诉讼

2025年10月10日,两名神经科学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联邦法院起诉苹果公司(Apple),指控其在训练 Apple Intelligence过程中,未经授权使用数千本受版权保护的书籍,涉嫌侵犯知识产权。

原告声称:苹果在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时,使用了“影子图书馆”和“网络爬虫软件”,这些工具能提供访问盗版受版权保护书籍的途径,其中就包含他们自己的两本书。

今年以来,国外AI版权纠纷逐渐白热化,OpenAI、Midjourney等不少公司都卷入版权漩涡。

就在上个月,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 在美国加州联邦法院起诉AI图像生成公司Midjourney,称其大规模盗用旗下经典IP形象,包括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以及《瑞克和莫蒂》等。

3、微软被指控与OpenAI达成秘密协议 抬高AI市场价格

微软正面临一起新的消费者集体诉讼。原告指控这家科技巨头通过与ChatGPT开发商OpenAI达成秘密协议,非法抬高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市场价格。这起拟议中的集体诉讼已向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

原告认为,该合作使微软在生成式AI市场中获得了不当竞争优势,限制了其他企业的创新与用户的选择权。诉状指出,因微软/OpenAI 协议导致 ChatGPT 等服务订阅价格被人为提高,且产品质量、选择可能受限。消费者为此承担了“溢价”成本。此案若被法院采纳,可能成为 AI 基础设施垄断、云计算资源控制、AI 服务订价等方面的先例。

1、市监总局征求新规:“无堂食”要标出来

10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提到,商家需要提供监控画面,覆盖餐饮食品加工制作的关键过程。而平台要提供“互联网+明厨亮灶”的视频信息上传和页面展示,并在显著位置标明标识。

监管部门还将目光重点投向了“幽灵外卖”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一证一店”的经营模式——同一经营资质不得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同时,平台需要为“无堂食”商家加注专属标识,并对展示位置和页面进行规定。

2、微信回应“人去世了微信朋友圈会消失吗”

近期,“人去世了微信朋友圈会消失吗”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早期,有网友发帖称,自己的爸爸去世近十年,想他的时候,会打开以前的聊天记录,或者去看看爸爸的朋友圈,最近却找不到爸爸的微信了。这些案例逐渐引起公众对数字遗产的讨论。

对此,微信方面回应称,从今年9月开始,微信对长时间不使用的微信账号已不再进行回收处理,不活跃账号的朋友圈内容同样不会清理。

有专家指出,平台账号资源有限、安全策略等,对不活跃账号进行回收,是互联网平台的通行策略。而微信处于对逝者的尊重,对不活跃账号不执行回收策略,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不过,对于逝者数字遗产的归属、查阅、处置等问题,业界仍未有答案,其中牵涉逝者个人隐私与直系亲属、平台权利边界等问题。

(实习生向诗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