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手,再添殊荣!一项能让工业废水处理“能耗大降、效率倍增”的黑科技,正悄然改变环保行业的未来图景。
前天,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低能耗高分子微滤膜及其系统的开发”项目,荣获2025年度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成果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展出。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也充分彰显了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与创新实力。
该项目成功研发出性能卓越的高分子微滤膜,可实现高达0.1微米级别的高精度过滤,同时显著降低过滤压差,使工业废水处理能耗较传统技术大幅下降79%,并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运行。项目还创新性地引入太阳能微滤膜系统,进一步优化能耗结构,提升了系统的整体能效。
未来,这一系统有望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环保等多个领域,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废水处理效率,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黎,同时被特聘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兼职教授。他表示,企业提供行业需求和资金保障,高校提供科研方向与智力支持,双方在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的一年深度合作中,不断突破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瓶颈,推动产品快速迭代升级。
今年7月,校企联合团队承接了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北仑电厂——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的节能减排改造任务。改造后,该厂废水排放量显著下降,冷凝水回收率达到100%,冲洗水循环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年节水量突破4380吨,节电效果明显。系统更实现了长周期免维护运行,滤芯更换周期长达720天以上,极大降低了运维成本。
近期,双方已启动新一轮产学研课题《过滤管及其系统的开发》的合作研究,未来成果有望进一步推动废水处理技术升级,提升我国环保产业能级,引领国际环保科技新潮流。
原标题:《不换滤芯能用两年?上海校企合作项目获全国大奖,冷凝废水回收率100%》
栏目编辑:赵菊玲
作者:新民晚报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