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深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嘉定这场论坛进行了探讨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1 00:11:29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0月20日,以“赋能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高价值专利运营新范式”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在嘉定菊园新区举办。

自2019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已连续七年成功承办了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分论坛,论坛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助力国际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载体。

围绕论坛主题,各界嘉宾畅谈如何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赋能未来、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上海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旭峰表示,集团通过持续深化“交易+服务”体系,增强“发现项目、发现投资人、发现价值”核心功能,现已成为全国交易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交易机构之一,今年以来,集团自营业务交易规模已突破46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知识产权业务方面,围绕知识产权分类管理、估值定价、质押融资等核心品种,打造知识产权集成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创新的“商飞”“国网”等模式,助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吴坚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市人大常委会将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领域立法作为服务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围绕优化制度供给,制定出台了《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推动制定《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决定》,调研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时代专利运营制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稳定的法治保障。持续加强立法监督,力争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重要议题,推动一批关系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法规政策落地见效。

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李玲表示,上海与南通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经济相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南通与上海浦东、苏州签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办案、执法检查等跨区域治理。此次南通与嘉定、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携手,是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协同创新的新起点,期待深化高价值专利联合培育、跨境交易等领域合作,共建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创新“生态圈”。

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乐玉成以“锚定AI机遇笃行实干,助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演讲。他表示,AI正重塑全球专利、版权、商标领域格局,既带来审查效率提升、创新周期缩短等机遇,也面临权属界定、侵权风险等挑战,国际社会已通过出台战略、法案等积极应对。

“上海及长三角是我国科技创新核心力量,沪苏集群位列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第六,长三角上半年贡献全国24.8%经济总量,已然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引擎”。作为长三角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融合的重要桥梁、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的核心阵地,要充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通过设AI专利加速审查通道、定AI内容版权指引、建AI商标智能服务平台,强化专利保护、完善版权治理、创新商标服务,未来需持续笃行实干,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向高质量、全球化发展。”乐玉成说。

为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搭建金融赋能知识产权科创领域载体,论坛现场举行了浙商银行和邮储银行“金融顾问工作室”的揭牌仪式。两大工作室将聚焦“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产业需求,为长三角区域科创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助力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会上,嘉定区菊园新区与知识产权出版社签署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嘉定区知识产权局、南通市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专利估值—“中知路”模型在会上发布。该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破解专利价值评估复杂难题,实现“为创新定价”,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供精准价值参考。

原标题:《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深化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嘉定这场论坛进行了探讨》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吴越

题图嘉定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