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首旅酒店的“如家依赖症”:成也扩张,困也扩张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刻度财经 时间:2025-10-21 13:55:22
对于首旅酒店来说,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结构,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出品|刻度财经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首旅酒店营收同比下降1.93%、不含轻管理酒店的RevPAR同比下滑4.3%。这些核心指标的波动背后,是供给过剩、结构转型、成本高企与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的集中显现。

在国内酒店行业,如家始终拥有一席之地。

凭借干净、经济、舒适的核心定位,如家直击高端太贵、低端脏乱这一行业痛点,在整个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并通过自建+加盟+收购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

2002年成立,2006年便赴美上市,2011年更是实现了单一品牌千店布局。2014年,其品牌价值达4.2亿美元,成功入选中国品牌100强。

截至2025年上半年,如家品牌门店数(不包括莫泰等其他旗下品牌)已经增长到了3000多家,占比首旅总门店数42%,与和颐酒店、莫泰酒店等品牌覆盖超1000个城市,是绝对的行业巨头。

如家的快速成长成就了首旅酒店。自2015年合并如家后,首旅酒店便凭借其规模成功跻身全国三大连锁酒店集团之一。

然而,首旅酒店虽然通过如家构建起了庞大的运营网络,但在国内酒店行业加速整合与消费需求迭代的双重背景下,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比如供给过剩问题加剧。

首旅酒店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在供大于求且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其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1.93%至36.61亿元。

图源:首旅酒店2025年中期报告

置入如家后,首旅酒店搭建出了从经济型到高端的全品牌矩阵,实现了如家酒店、莫泰168等经济型品牌与原有的建国铂萃、诺金等中高端品牌的互补,如家也就此成为首旅酒店经济型酒店板块的核心。

更重要的是,借助如家成熟的加盟体系和下沉市场渠道,首旅酒店得以加速推进轻资产转型,将直营门店占比从合并初期的超50%降至2024年底的8.5%,特许加盟占比提升至92%。

这种模式既降低了物业和人力成本压力,又实现了规模快速扩张。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其开店计划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2020年前后,行业经历了20%以上的供给侧出清,大量单体酒店因现金流断裂退出市场。彼时的首旅酒店却依靠如家积累的900多个城市网络,以及成熟的连锁化运营能力,以轻管理模式加速整合存量资源。

2021年,首旅酒店新开酒店达1418家,其中954家为轻管理门店,即便面临后续闭店压力,仍在2024年底实现7002家门店的规模。其中,中高端品牌占比从2017年的10%提升至29%,达到了2000多家,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的转型。

靠会员体系和加盟店保住利润

2025年上半年,首旅酒店在营收同比微降1.93%的背景下,仍实现了盈利增长,并保持毛利率稳定。

这背后,是会员体系效能释放以及特许加盟模式规模化,以及成本管控的精细化落地。

通过收缩高成本业务以及严控费用支出,首旅酒店实现了降本增效。

在业务结构调整上,公司持续缩减成本刚性较强的直营酒店规模,直营店数量的减少直接降低了物业租赁、人力及能耗等核心支出。

2025年上半年,首旅酒店租赁负债产生的利息费用随直营店收缩下降,推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1.30%。

图源:首旅酒店2025年中期报告

特许加盟模式的规模化扩张与结构优化更是成为盈利增长的核心引擎,其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直接改善盈利结构。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开店664家中98.8%为特许加盟店,截至6月末特许店占比已升至91%,这种轻资产模式无需承担门店运营的直接成本,却能稳定收取品牌使用费与管理费,其毛利率高达77.7%,远超直营店的18.7%。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首旅酒店可以高枕无忧。

越扩张,越赚不到钱

首旅酒店虽然靠合并如家构建起了庞大的运营网络,但在国内酒店行业加速整合与消费需求迭代的双重背景下,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首旅酒店营收同比下降1.93%、不含轻管理酒店的RevPAR(平均客房收益)同比下滑4.3%。这些核心指标的波动背后,是供给过剩、结构转型、成本高企与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的集中显现。

行业供给端严重过剩是这家酒店巨头面临的首要挑战。

2024年,国内酒店客房总数已突破3000万间,而旅游人次仅恢复至2019年的80%,供需失衡导致市场竞争陷入白热化。

首旅酒店虽然在2025年上半年新开店664家,同比增长17.1%,但规模扩张不但没有带来更多收益,还加剧了内部资源稀释与外部客源争夺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