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商汤科技亮相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探讨AI×IP创新变革新格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量子位 时间:2025-10-21 18:11:10

10月18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隆重召开,大会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聚焦AI时代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变革与治理挑战。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杨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代表受邀出席主论坛,并发表《AI×IP,智能技术重塑知识产权新格局》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应用、全新挑战,以及商汤在该领域的探索实践等。

杨帆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数据驱动的学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知识产权的各个环节,重塑传统工作模式、大幅提升产业价值,但同时也对其治理体系提出了全新挑战。商汤科技不仅通过‘大装置+大模型’战略协同驱动知识产权智能化创新,并积极推动AI伦理全球治理,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共建,推动AI与知识产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AI渗透知识产权多场景,让创新转化更高效、专利保护更智能

杨帆表示,知识产权工作多以高度专业化的文本为载体,而新一代大模型,特别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AI技术,极大提升了模型对专业文本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这为专利撰写、审查、检索、监测等带来了新的可能,AI技术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渗透到知识产权的各类应用场景中。例如:

辅助专利申请与审查:通过智能检索与分析,协助提升专利申请与审查效率;提升侵权监测与保护:AI平台可结合区块链技术,实时监测品牌商标及图像侵权,支持证据留存;促进专利转化运用:通过智能分析和综合评估,高效连接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重构知识产权信息体系:AI平台正成为整合知识产权全流程能力的基础平台,可基于海量专业数据提供高效的智能管理和问答服务,重塑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

以“大装置+大模型”战略协同,驱动知识产权智能化创新

基于“大装置+大模型”战略协同,商汤科技正积极推进生成式AI技术赋能知识产权智能化创新。商汤大装置作为“最懂大模型的AI基础设施”,可以为AI应用创新者提供完整的基础设施服务,有力降低行业应用AI技术的门槛与成本;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拥有领先的多模态理解、推理、交互能力,在知识产权领域,可以帮助行业用户进行文本、图像、表格和图纸等复杂文件的跨模态解析,辅助行业用户进行信息分析和决策等。



“从专利文献到商标与版权,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典型的多模态特征,是文本、图像和数据等的复杂融合,传统模型难以精准解读,而商汤日日新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已在签证申报、海关报关单解析等复杂场景得到验证。”杨帆强调,目前商汤科技正与上海长三角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会及头部律所合作,将多模态能力迁移应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为知识产权工作者和企业用户提供更完整、贴心的服务。

凝聚共识、共建标准,为推动AI伦理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在AI带来效率革命的同时,知识产权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版权归属认定、人工智能专利的审查标准,还是开源与商业化交织演进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治理等问题,均亟待行业共识。杨帆讲到,基于版权图片生成出来的相似图片是否构成侵权,数据集在微小改动后是否形成全新数字资产等,这些问题反应出,人工智能不再是一个单一产品,而是数据、模型、算力、应用等多要素的融合体,知识产权的界定方式也需随之更新。杨帆同时呼吁全球AI知识产权治理需加强交流、凝聚共识。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商汤科技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与科研创新置于重要位置,形成了覆盖近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专利布局,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 80%。杨帆表示,商汤科技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与各国政府、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共同推动跨国AI伦理治理生态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为筑牢AI全球治理根基贡献中国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