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讯(记者 李丹萍)2016年年末开业,在经历短暂的亏损后,就进入了稳定的盈利周期,至今已连续6年盈利。在近些年的宏观经济下行叠加保险行业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对于一家新小保险公司来说,尤为不易,对于一家新小再保险公司而言,更显难得。
作为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主要面向机构客户,在分散风险、稳定市场以及国际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国有大型再保险公司、国际老牌再保险公司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新机构如何差异化定位,如何实现突围?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期专访到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前海再保险)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刘红,看这家有着深圳特色、携带创新基因的后起之秀,发展至今的探索实践和思考。
受访者供图
刘红介绍,作为一家年轻的新小再保险公司,前海再保险在经营实践中,选择把长板拉长,以明确公司定位和优势业务。转变思路,探索再保直保化,将再保业务服务前置,及时捕捉市场动态,帮助直保公司解决风险考虑的后顾之忧,主动创造业务机会,从传统再保险业务的承保能力供应商转向赋能服务供应商,得以更好打磨公司小而美专而精的发展路径。
探索再保直保化
:作为一家相对年轻的大湾区再保险公司,我们关注到,前海再保险在过去几年持续探索再保直保化的新模式,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化探索?实践效果如何?
刘红:从成立时间上来看,前海再保险是中国市场上最年轻的一家再保险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市场化,不是任何保险集团或者保险公司的子公司,股东多数也是非保险专业股东,在专业能力支撑、资源共享方面不具备天然优势。为此,我们必须在国内再保险市场上找到发展定位,明确符合自身资源禀赋所能服务的客群和能做好的业务,才能实现长期稳健经营。
从公司这几年的市场实践来说,很明确的一个点就是把再保服务前置,即再保直保化。简单来说,我们的专业团队能够实现在产品条款设计、第三方服务等方面做好基本铺垫,产品相对成型之后,再去找直保公司谈合作。这时候,对于直保公司来说主要就是解决销售问题,因为后端风险已经有再保险公司作为分摊机构并提供技术支持了。尤其是在一些特色化、小众的非标体健康险产品上,我们能够发挥再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方面的专业优势,依托拥有丰富市场数据的资源优势,来帮助直保公司解决后顾之忧,实现多方共赢。这也是打通直保市场与再保需求行之有效的方式。
前海再保险一直将健康保障风险解决方案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包括带病体保险、老年人既有疾病保险、多癌症复发保险等。自2020年开始,公司与合作伙伴陆续开发了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复发保险产品,未来仍有胃癌、子宫内膜癌等复发产品待进一步向市场推出。这些产品,是保险行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实践,也有效提升了目标人群保障获得感。
2021年我们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式成立前海再保险研究院,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既能有新的理念提供给市场,也为产品创新、科技赋能打下很好的基础。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作为一家资本金实力并不突出的再保险公司,我们在市场上为自己谋求到了一席之地,也体现了自身价值。
将长板拉长
:前海再保险展业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一些优质业务被头部再保险公司掐尖的问题,公司是以怎样的思路来应对的?从管理层的角度,您如何评价公司这几年的发展情况?
刘红:和国内外大型头部再保险公司比起来,我们的综合实力确实难以硬碰硬,业务掐尖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存在。
一方面,前海再保险起步较晚,部分大型企业的优质业务已经有存续的长期合同或者全面战略合作基础,头部再保险公司议价能力也更强,我们基于业务风控、承保能力的考虑可能只接几个合同,所谓的好业务自然不会倾斜,但这是基于客观情况决定的。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也不需要去全面对标,更重要的是凸显公司的市场标签和优势业务,把长板拉长,走特色发展的路子。这也是监管所倡导的,各家机构通过专业化、差异化路径实现突围。
比如刚刚提到的再保直保化,我们作为一家再保险公司,并不是等直保客户有了再保险需求再去被动做分出承接,而是长期高度关注市场、关注机构、关注产品,及时捕捉动态,主动发掘消费者需求,锁定目标客户,以我们的综合服务能力去拿业务, 不当坐商 当行商。前海再保险的团队吸纳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思维活跃又了解新的服务业态,大家把客户和产品的需求分析出来后,能够形成非常快捷的反馈机制和产品形成机制,迅速服务直保客户。
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渐渐明确定位和优势特长,形成了前沿市场化的鲜明形象,得以更好打磨小而美专而精的发展路径。
实事求是来看,公司自开业第三个完整年度即2019年开始盈利,已连续6年盈利,截止2024年末已累计盈利7.02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一直保持在200%以上。这些成绩,我觉得对新小再保险公司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坦率讲,我们前面也走过弯路,尤其是历史上的重疾业务,一旦赔付率恶化,需要大幅计提准备金,侵蚀偿付能力,会对公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经营风险的机构而言,更要敬畏风险、懂得适当分散风险。
借力新能源车险出海
:在创新性业务方面,前海再保险还做了哪些探索?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给公司提供了哪些便利或者机会?
刘红:深圳及周边城市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科技公司,这些科技的力量,在我们服务客户过程当中,提供了很好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也给我们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很多的思路和机会。
众人拾柴火焰高,再保险公司除了做业务也可以做平台,我们积极整合大湾区科技企业资源,探索风险减量综合服务,比如新能源车险,我们就搭载形成了解决方案去服务分出客户。
东南亚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新能源车企提供了重要机遇,尤其是泰国市场。越来越多的泰国保险公司对再保险承保能力和再保险公司在电动汽车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中国国内的业务经验提出了需求。前海再保险是首家为泰国客户提供综合电动汽车再保险解决方案的再保险公司,目前已经与部分主要的泰国当地保险公司客户达成业务合作。在泰国市场上,据2024年数据估测,每9辆国产新能源车,就有1辆是前海再保险通过再保业务参与承保的。去年,我们在泰国市场整体车险保费总计约为1.58亿元人民币,其中约3960万为电动车保费。
除了业务合作的落地,我们还积极探索保险+新能源车+新能源产业链融合的出海模式,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公司服务出口海外,提升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
另外,前海再保险联合合作伙伴,率先在国内探索并规模化落地了新型天气指数保险项目,建立了一个由保险公司+科技企业+气象服务机构+再保险公司等多方参与的动态价值网络。我们利用自身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前端保险公司进行更精准的风险区划和费率厘定,并通过再保险安排优化其资本配置,降低了前端保险公司推广创新产品的门槛和风险,加速了气象+保险模式在全国的落地。
Reinsurance as a Service,RaaS(再保险即服务)是我们的创新理念,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在新渠道、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等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运营,围绕再保+科技+生态的规划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自身、为行业赋能。( 李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