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投资295亿元!TCL华星印刷OLED产线广州落地

IP属地 中国·北京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5-10-21 22:14: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广州报道

(图源:TCL华星)

10月21日,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在广州动工,这正是TCL华星的t8项目,斥资约295亿元。该项目由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建设。

十六年前,TCL华星以t1项目进入面板产业,这是TCL布局半导体显示的起点;如今,t8项目的开工不仅是TCL自身发展的新阶段,也被认为是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里程碑。

所谓印刷OLED技术,直观来说,是指让OLED屏像印刷纸张一样进行生产,适用于从手机到电视等全尺寸产品的应用。对比现在的蒸镀技术,新型的印刷技术可以减少成本,从而实现全尺寸屏幕的量产。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表示,t8项目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是中国显示企业首次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具备超越式技术引领与市场主导潜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关键突破。项目还将通过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新材料与新能源等创新技术应用,推进高质量发展,构筑显示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图源:TCL华星)

印刷OLED12年长跑

印刷OLED技术是一种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按照预设图案精准喷射到基板上,再经干燥固化等形成像素的OLED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回顾TCL华星印刷OLED发展历程,自2013年投入印刷OLED研究,到2024年G5.5代线量产出货,再到此次建设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历时12年。

(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长曹蔚然,图源:TCL华星)

据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长曹蔚然介绍,在t8之前,TCL华星武汉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t12)已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产品交付,当前产能稳定爬坡,为高世代t8项目提供了可靠的量产经验支撑。

曹蔚然进一步表示,结合t8项目,将进一步扩充印刷OLED高世代产能。t8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约2.25万片,加速推动印刷OLED技术在全球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化落地。印刷OLED产品将优先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尺寸领域,未来会拓展到更多高附加值的显示应用场景。

2024年,TCL华星的印刷OLED技术已经走向量产商用,推出了首款印刷OLED终端产品——医疗显示屏。在今天的动工现场,TCL华星又首次展出使用印刷OLED技术的三折叠显示产品,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预计还将推出PC产品,接着拓展到车载显示领域。

(全球首款4K折叠便携显示,图源:TCL华星)

谈及印刷OLED的商业化和产品规划,赵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希望t8项目的落地,能够加快推进我们印刷OLED技术在全球中高端,尤其在中尺寸领域的规模化落地。产品开发上,我们第一波产品在5.5代线先实现量产,接下来逐渐会把一部分产品移转到t8,也会通过t8布局一些新的产品,未来会生产一些主流的消费电子类产品。”

具体而言,t12的5.5代线更多地生产一些差异化的高端的产品,比如高端的医疗专业显示产品;t8项目的量产时间,预计在2027年下半年,首款产品将聚焦中尺寸高端OLED显示领域。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曾谈到:“我记得在2015年,我代表TCL在SID大会做了一个主旨演讲,谈到下一代技术路线,TCL将选择印刷OLED作为主要的技术方向。”但当时很多人都有质疑,选择这样的技术路线是不是能够走得通。

在质疑声中,TCL华星继续投身技术研发的“冷板凳”10多年,如今已经构筑起技术壁垒。根据公告及公开资料,TCL华星累计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居行业首位,覆盖设计、材料、工艺和设备各个环节。

广州半导体显示高地

从区域的产业集群来看,t8项目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将助力我国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李东生在演讲中提到:“2014年,TCL华星的印刷OLED实验室就建立在广州,过去11年还没有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但是广州持续给予支持。在此期间,TCL成功并购了LGD在广州的产线,改成了t11产线。t8产线开工后,将持续助力广州形成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重要基地。同时,广州市和黄埔区给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筹建t9、收购t11、建设t8,速度都非常快,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把广州显示基地建成全球最重要的显示产业基地之一。”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要素最齐备、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具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生态基础。TCL华星在印刷OLED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生态主导权,可以加速构建开放的印刷OLED生态。

赵军告诉记者,t8项目将加速印刷OLED关键材料、核心装备、核心元器件等上下游企业集群落地,形成覆盖“材料-装备-面板-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目前,已有多家全球领先的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明确将与TCL华星就印刷OLED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国产化配套体系建设。

此外,他还指出,t8项目落户广州,将与TCL华星位于广州的t9、t11的产线,以及在深圳、惠州的现有产线,形成一个强大的协同效应,加强“广深惠”三大基地的联动,加速从材料研发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高效落地。

而TCL华星作为“链主”企业,正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突围。赵军在采访中谈到,t8项目将推动印刷OLED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显示器件制造等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加速集聚,形成完整自主的产业链体系。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研究所等单位进行联合开发,重点攻关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国产化的瓶颈。

“目前有望在t8的一期项目上,我们整体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50%,后续随着项目的推进,包括未来上二期项目的时候,我相信国产化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随着TCL华星在印刷OLED的项目上不断地推进,我相信围绕印刷OLED将打造出一个拥有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链条的生态体系。”赵军说道。

高世代OLED竞速

另一方面,在产业发展层面,近年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市场步入相对稳定状态,在折叠屏成为显示新增长点、车载屏幕与穿戴设备放量、显示屏尺寸扩大的背景下,OLED有望成为高端中尺寸显示主流技术,迎来市场爆发。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出货量占比27%,预计2030年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出货量占比将提升至35%。AMOLED在IT、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预计到2030年笔电年复合增长率33%,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27%,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19%。

这也为OLED带来新的需求,面对增长的市场,头部的面板厂商都已经上马高世代的OLED产线。目前,TCL华星之外,三星、京东方、维信诺等公司的OLED的8.6代线基本已经建成量产。

他特别强调:“t8并不是我们第一条量产的印刷OLED产线,武汉t12产线已于2024年11月量产交付。t12产线到目前为止,已经量产了接近快一年的时间,积累了非常多关于量产方面的经验,包括良率产能爬升方面的经验。有了t12的基础,t8项目可能起步晚,但产能爬坡和量产能力有可能得到更快速地释放。”

随着印刷OLED的正式量产,目前全球已经量产的OLED技术主要有四个,三星的QD-OLED、LG的WOLED、TCL华星的印刷IJP OLED、FMM-OLED(真空蒸镀)。除了TCL华星,三星、LG、京东方等大厂也对印刷OLED技术进行了研究,如今TCL华星率先进行商用。

印刷OLED具备色彩表现优异、分辨率高,且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投资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是适配小、中、大全尺寸的规模化商用OLED技术路径。赵军谈到:“目前我们比较客观或者比较保守地预计,相较于现有的OLED技术,我们的成本优势会在15%左右。”

谈及未来的OLED市场需求,赵军表示:“现在的中尺寸的OLED还是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应该属于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前沿。今年已经有多家终端客户在机型当中规划了OLED的项目,包括一些中高端项目都积极规划了OLED的项目,量产可能会比较多地在2026年会实现。所以从2026年开始,我们可以预见到OLED的成长将进入一个快车道。TCL华星在2026年主要还是依托于t12产线,2027年随着t8产线产能的释放,我们正好能够抓住这样的需求快速增长的节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