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全新高山7,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日前,魏牌旗下的7座MPV车型高山7正式上市。为了解决传统MPV“笨重”和“迟缓”的痛点,长城将Hi4智能电混四驱和辅助驾驶搭载于全新高山车型。据悉,高山7可实现最小转弯半径5.6米,零百加速5.7秒。同时,其搭载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支持“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辅助驾驶与辅助泊车。
在长城汽车的战略布局中,高山7的上市标志着高山系列产品矩阵的最后一块版图落定,至此,魏牌完成了MPV市场从旗舰到入门家庭用户的全场景覆盖。
在发布会上,魏牌CEO冯复之明确了高山三款车型的差异化定位:高山9定位宜商宜家的旗舰车型,高山8专为多孩大家庭设计,而此次上市的高山7则更聚焦于年轻家庭用户群体。
不过,高山7的市场反响较预期更为平淡。相较于预售价格,高山7的最终定价仅下调4000元。一位一线销售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该降价幅度“吸引力有限”,且“目前高山8更为畅销,此次高山7与高山8的价差只有2.4万元,可能影响订单转化。”
根据长城披露的数据,高山7开启预售20小时内订单突破5576辆;而先行上市的高山8与高山9,累计订单已超4万辆,截至10月中旬交付量亦突破4万辆。
事实上,高山系列所在的MPV市场已是红海。在全新高山诞生之前,丰田赛那、腾势D9长期占据销量榜单前列。根据中汽数研的统计,今年8月,腾势D9以月销7052辆的成绩位居榜单第二;而9月魏牌高山销量达7768辆,环比增长55%,仅次于丰田赛那的8168辆,跻身当月MPV销量榜单第二,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高山系列凭借精准的客群定位成功切入市场,但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仅靠差异化定位难以支撑持续增长。
目前,在全新高山和全新蓝山车型的赋能下,魏牌已成为长城内部增长最快的品牌。今年1-9月,魏牌销量6.36万辆,同比增长96.35%,增幅远超坦克(-2.75%)与哈弗(12.03%)。然而,亮眼的增速背后,魏牌的销量规模尚不及哈弗的八分之一,后者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达到52.85万辆。
魏牌的增长对长城而言具有战略意义。 今年前 9 个月,长城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27.85 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仅为 30%;而老对手吉利同期新能源销量已达 116.78 万辆,渗透率高达 53.8%。毫无疑问,魏牌已成为长城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关键抓手。
除了产品布局,魏牌的另一战场在渠道建设。 其坚持的DTC直营模式,旨在重塑用户购车体验。
不过,在冯复之看来,渠道模式本身并非目的,核心在于如何有效连接用户。“核心区别在于,是由品牌方直接连接用户,还是通过合作伙伴来连接。”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长城和魏牌接下来的重点,是更有效地向用户传递长城汽车的技术积淀与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