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活动陆续启动,然而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淘宝平台部分商品在活动期间价格不降反升。淘宝客服回应称,商品定价由商家自主决定,但平台明令禁止参与“双十一”大促的商家“先涨后降”,一旦发现将要求其整改。
有网友指出,每年“双十一”前,部分商家频繁调整价格,消费者若无比价工具极易被“割韭菜”。10月22日,经视直播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淘宝客服。工作人员回应,商品定价由商家自主设置,但平台会对报名“双十一”的商品进行管控,如发现商家为开展大促故意“先涨后降”,将要求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者,将面临警告、扣分、降权等处理。工作人员透露,由于参与“双十一”的商家同时享受平台补贴,部分商家“先涨后降”的行为实质上是将平台优惠与消费者信任“两头吃”。工作人员坦言,部分商家频繁改价并在活动期间临时加价的行为确实难以彻底杜绝,但目前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据新京报2024年报道,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双十一”期间部分商家先涨价后降价、活动价高于平时价、付定金后尾款涨价等行为,系利用促销规则误导消费者,涉嫌价格欺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明确规定,经营者通过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交易,无论是否达成交易,均构成价格欺诈。
经视直播综合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