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上海社零增速持续提升,消费强劲复苏有这些支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0-22 18:14:33

自今年前5月社零总额回正以来,上海消费热度持续回升。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其中,7-9月分别增长7.8%、13%和9.2%,推高了社零总量,也促使前三季度社零增速较上半年提升了2.6个百分点。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对第一财经表示,上海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5%,跑赢了全国,动因之一就在于此前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同时新旧动能转换已度过“青黄不接”的阶段,从传统动能转变为更多依靠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均在增强。

就消费而言,最显著的政策效应来自于“以旧换新”补贴。数据显示,限额以上单位中,上海前三季度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7%、22.1%、28.2%。

与此同时,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也受到了政策补贴的撬动。除了发放两轮10亿元“乐·上海”服务消费券,上海下半年还增发了文化、观赛消费券。前三季度,上海住宿业增速较上半年提升了2.6个百分点。

“上海需求侧的韧性还是比较强的。”沈开艳认为,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和新消费的策源地,消费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能级也高、迭代快。诸如小红书、拼多多这类的平台型经济带来的创新消费场景,使得上海的内需潜力被持续激发,也为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内循环基础。

在今年7月开启的上海国际动漫月,小红书把复兴岛改造成了全球首座二次元“痛岛”,成为平台生态积累的缩影。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活动之所以能快速形成现象级效应,离不开上海前三季度营业性演出积累的文化消费热度加持,而这种“线上内容种草 - 线下场景引爆 - 全域用户破圈”的创新模式,正是小红书前三季度用户增长的核心路径。于7月15日发布的“沪九条”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内容吸引用户、商业反哺内容”的循环。

消费的复苏还强势带动了汽车等制造端的创新升级。今年以来,上汽集团已实现月销量同比“九连涨”,1-9月累计批售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终端零售达337.8万辆,持续领跑国内车市。9月份,上汽集团更是销售整车44万辆,同比增长40.4%,环比增长21%,销量规模位列国内行业第一。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成为其主要的增长动力。

随着中国一系列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外籍游客“中国游”持续升温。作为国际品牌和游客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上海接住了流量,也在用更加丰富的产品与服务供给试图留住人气并转化为真正的“富贵”。

今年夏天上海接连举办了“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等活动,在文旅商体展联动中,接待境内外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前三季度上海旅游入境人数达636.6万人次,同比增长37%。

上海机场集团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上海口岸入境外籍旅客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中,通过免签及240小时过境免签入境的外籍旅客占比超过五成。10月14日,浦东机场单日入境的外籍旅客量突破2.25万人次,创今年新高。今年前9个月,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就突破了1亿人次,同时货邮吞吐量也好于去年同期,客货运规模均居全球前列。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上海机场日均保障进出港旅客40.6万人次,同比增长9.3%,创下历年假期新高。

展望未来,沈开艳提出,上海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而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链重构中继续占据先机,以及内需消费潜力能否被进一步激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