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瑶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人形机器人卷来卷去,终于有一台,是卖给我们家用的了。
千元价格,身高不到一米,能跑、能跳、能陪玩。
△图片展示的为小布米Bumi原型机,敬请期待最终产品
这就是全球首款万元以内高性能人形机器人——Bumi。
看这跳舞的小姿势,节奏到位,跳得还那叫一个松弛自信!
体型也刚刚好,12kg的小身板,拎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so easy!
接下来,咱就一起看看Bumi到底还有多少隐藏技能!
万元以内,带回家一个能跑能调教的机器人
说到人形机器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还是那种展会上踉踉跄跄走几步、挥挥手的小表演。
或者在某些公众号视频号里来一段“花式炫技”~
总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再加上动辄三五万一台,压根不是普通人能随便玩得起的东西…
但Bumi不太一样。
它是第一个真正面向C端的家用人形机器人,把价格直接打到了万元以内——
这个定价,在行业里还是头一回。
以前看这种东西的心路历程是——“买不起啊买不起。”(T^T)
现在则变成了:“诶,好像…我也能用得起了???”(搓搓手)
你可以把Bumi理解成一台“会走路的编程老师+会跳舞的陪玩搭子”。
但售价可能只是过去那些“走两步”的机器人几分之一。
重点是,Bumi不是靠减功能、砍材质、缩水体验来“堆”性价比的——
能走会跳、能教能学,内容和交互系统都不在话下!
先来说说Bumi的走路能力。
老话说得好啊,人形机器人这个赛道,谁走得稳谁就赢一半。
别看Bumi身高不到1米,个子也小小的,但这小小机器人走起路来可是稳稳当当:
俺不中嘞,小腿一抬,小胳膊一晃,过程流畅不卡壳,走路根本不用扶的好吧!
别说,还挺人模人样~
基础动作练明白了,是时候上点“才艺展示”了!
来段舞蹈,0帧开整:
动作跟得紧凑也没乱套,节奏也踩得刚刚好~
甚至感觉适合送去跳popping??这边建议直接送去参加明年的《这就是街舞》哈。
这要不是有技术控制重心,我真以为它在偷偷练功……
此外,Bumi不光是个“艺术生”,还能化身编程老师。
原本那些需要敲代码、写逻辑的操作,现在只要像拼积木一样拖拽几个模块就能完成。
孩子可以自己设计出一整套动作,比如走几步、转个圈、说句话,按顺序排好,它就能执行。
整个过程不只是动手玩,更像是在训练“怎么让一个东西按你的计划办事”这种底层思维。
而且说实话,与其花几千块给孩子报个“还得哄着去”的兴趣班,真不如让Bumi每天在家陪孩子“玩中学”…
毕竟能让“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动起来,这种成就感是真的会上头啊!!!(骄傲.jpg)
清华系“硬核班底”,干翻人形机器人马拉松
支撑Bumi技术落地的,是松延动力那不容小觑的硬核班底。
公司虽然成立不到两年,但团队成员却大有来头,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5岁,以95后、00后为主,创始团队大部分来自清华大学。
创始人姜哲源更是实打实的“清华天才少年”。
从幼儿园到博士一路在清华直升,高考那年还以北京市第28名的优异成绩杀入电子工程系,简历亮到像开了挂。
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松延动力第一次做机器人了。
早在Bumi之前,松延动力就已经推出过多款技术硬核、动作惊人的机器人产品。
比如这个拥有仿生肌肉和精细表情控制的人形头部Hobbs:
以及拥有超超超超强弹跳力的机器人“N1”,左跳右跳我不停歇~
看看这位运动健将——N2“小顽童”,一个起跳、空中划圈、稳稳落地,全程都不带喘的:
不仅会跳会空翻,小机器人们户外运动也在行。
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中,N2“小顽童”还直接包揽了第二、第三名,从头跑到尾简直没毛病~
在今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松延动力的机器人更是一举拿下两金一银,总奖牌榜排到第三名,真·技术队打比赛。
融资层面更是稳中带快,成立至今已连续完成多轮亿元级融资,稳稳跻身商业化第一梯队。
这回在Bumi身上,松延动力显然做了更进一步的尝试——
不仅打磨动作的完整度,也在认真思考“它如何被家庭真正使用”。
图形化编程的接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理解逻辑、激发创意;而语音交互的开放性,让Bumi化身为一位生活中随时能陪聊、陪学、陪玩的“搭子”。
不是炫技,而是落地;不是未来概念,而是真能搬回家的产品。
毕竟,在万元以内的人形机器人里,它还是头一个。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热潮中,这是另一种维度的SOTA,标志着具身智能不再是远在天边的黑科技,开始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率先开启这个时刻的玩家:松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