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普陀区“能源+ai”绿色低碳创新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汇聚了百余名能源与人工智能领域高校专家和企业代表。通过技术研讨与成果展示,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助力普陀区绿色低碳技术升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引领,破解能源领域痛点
活动期间,多位行业专家分享了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在城市能源优化领域,华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叶勇健介绍了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能耗监控与安全预警的双重提升。上电科市级平台运营中心高级工程师段智博展示了基于ai算法的充电需求实时匹配系统,通过智能调度有效缓解充电网络拥堵问题。
在新能源材料研发方面,同济大学杨孟昊教授通过ai赋能,将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周期大幅压缩,为高性能电池研发开辟了新路径。上海交通大学何光宇教授推出的基于ami技术的园区能耗智能调控方案,实现了用能精细化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孙亚宾教授创新性地将ai技术融入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环节,从芯片源头降低能耗,推动数字产业绿色转型。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商绿色发展路径
圆桌论坛环节以“企业数字化能碳管理”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能碳管理的技术应用现状、ai赋能路径以及普陀区未来产业发展展望展开,来自政府和企业的五位嘉宾结合各自领域分享了实践经验与政策建议。
会场外同期举办的展览展示活动设置了核心技术、行业应用与创新成果三大展区,集中展示了边缘能量管理终端、智慧充电调度系统等一批创新成果。
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普陀区在“能源+ai”交叉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当前上海积极探索“算能融合”“算电协同”的创新路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普陀区已集聚近百家人工智能企业,并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电力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力量,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创新生态。
未来,普陀区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绿色科技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记者:郑长梦
编辑:王雨思
普陀再添top赛场!2025上海top run 10公里精英赛报名开启!
普陀区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
倒计时1天!“链全球:2025可持续发展论坛”即将启幕!
立法接地气!普陀法援深耕“最后一公里”,以阵地筑基、专业赋能暖民生
一键直达、快速处置,普陀这里开启“小事快办”社区治理新格局!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