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财经
一次突如其来的预告降价,让无人机霸主大疆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此前加价难求的手持产品Pocket 3直降900元,Action 5直降千元,无人机产品DJI Mini3最高砍去500元,新品扫地机器人降价超过千元,大疆的这一波降价几乎波及全系产品,来的迅猛,降得彻底。
大疆对外回应说这是双11常规促销,但线上线下售后不对齐,却再次搅动舆论。有网友反馈,在电商平台购买的相关产品可以退货,但在线下购买的大疆产品却因为没有价保吃了闷亏,维权艰难,暴露出这个全球科技巨头在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上的短板。
在不缺新故事的智能影像市场,屠夫大疆自砍三刀,选择自降身段吸引新用户,紧接着影石拱火致歉、GoPro追击,打响市场卡位战。在深层生存焦虑面前,大疆的降价其实不单是防守,更是激烈进攻。「卷死所有同行」,大疆够狠。
01背刺式降价
Pocket 3被网友称作最保值的手持产品,长期处于缺货状态,几乎需要加价才能购入标准版,或者购买时需要捆绑价格不菲的配件。
临近双十一,不少对大疆Osmo Pocket 3垂涎已久的用户观望许久,在Pocket 3价格稳健的情况下,还是向客服反复确认,在得到从未降过不会降价的答复后才下单,没想到转头就被背刺了。
刚买一周就降价700元,Pocket 3也成为维权的重灾区,风评突变,从旅拍神器变成全是套路大冤种。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降价清库存并不稀奇,真正引发消费者不满的,是线上与线下的差别待遇。
张硕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大疆产品,在看到大疆降价的新闻后,立马找了售后维权,享受到了7天价保服务,他说,电商平台甚至支持30天免费退换。而在线下店购入全套全景相机的丁先生就惨了,虽然同样没超过七天,想退差价却被商家无情拒绝了,商家给出的理由是渠道不同、线上线下促销活动不同步。在舆情发酵后,大疆客服转而提出公司刚出政策,只针对10月2日(7天内)购买的用户保价。
凤凰网还报道了一位在山姆购入Pocket3的消费者故事,付款结束后竟被要求当场激活才能离场,而激活的产品不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随后,山姆调整了大疆Pocket3补偿方案,称在2025年9月9日至10月8日期间购买大疆相应商品的会员,可凭购买凭证到线下门店享受特殊补贴服务,补贴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
其实从法律角度讲,并没有规定卖家有补差价的强制义务,一切需依照事先约定行事,所以像丁先生这样的情况,几乎只能不了了之。不过大疆这次降价并非出自不可抗力,实质是主动促销,邀买消费者人心,若因少数消费者的差价问题陷入舆论漩涡,未免有因小失大之嫌。
还有消费者为大疆打抱不平,贵也被骂?便宜了还被骂?
大疆价格调整引发纠纷被背后,折射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中国线上线下零售服务体系不对齐。对于习惯了网购的年轻人来说,七天无理由退货和价保是基本操作,若拉长时间先来看,线下渠道的服务不能即时跟上,溃败是迟早的事情,这也为品牌的渠道管理敲响警钟。
这样的危机在普遍拥有Price Match(价格匹配)政策的西方成熟市场也发生过,比如2019年,苹果的价格差异诉讼案,直指线上线下价格策略不公平;2020年特斯拉遭老车主集体投诉,引发降价诉讼风波,损害品牌信誉。
价格自由是个伪命题,中国市场品牌林立,渠道更加庞杂,若是不能妥善解决消费者权益问题,很容易引发「品牌一致性危机」。
02焦虑中的进攻
有意思的是,大疆背刺话题正热之时,影石创新()的创始人刘靖康发布了一则声明,就大疆降价事件向用户致歉,并宣布向10月2-8日期间购买大疆产品的消费者发放100元影石无门槛代金券。
人家降价你道个什么歉?影石被质疑蹭热点的同时,揭开了智能影像市场的残酷竞争态势。
大疆属于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霸主般的存在,其飞控技术、云台增稳及视觉避障技术遥遥领先,占据70%的市场份额,已接近行业天花板。2024年,大疆营收突破500亿元,净利润率逼近40%,比苹果还高。
在地缘政治、价格战、新玩家介入等诸多因素干扰下,王者也亟需寻找第二曲线。所以大疆推出了全景相机Osmo 360,剑指影石创新,试图用低价+供应链优势降维打击,用规模压制影石的利润空间,还推出扫地机器人DJI ROMO等新品,攻入智能清洁品牌腹地。
影石创新2024年营收55亿,与大疆的体量差了14倍,但在运动相机市场,影石27.3%,大疆25.8%,差距不大;在全景相机市场,影石创新则占据了全球近七成的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份额,优势明显。
为应对大疆的跨界,影石拿出全景无人机 影翎Antigravity A1反击,用全景算法和体感交互创新飞行体验,挑战大疆十年的飞控护城河,同时跟进降价守住消费者。影石在全景图像采集、拼接技术、防抖及AI影像处理技术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影石也在内部重启了类似Pocket形态的产品研发。为了撑起崭新的千亿市值,也必须搏一搏。
大疆与影石,二者核心业务重叠度高,竞争避无可避,为市场再添新变量。
但大疆真正要面对的对手,可不止影石这样的同行,隔壁的手机厂商才是重点。
Pocket 3作为大疆首款真正意义上具有全民心智的超级爆款,销量达到千万量级,Osmo Pocket 4新品也蓄势待发,交替时刻,旧款降价清库存,为新产的升级换代铺路无可厚非,但上升到全系产品降价的程度,恐怕还是竞争对手太凶悍了。
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显示,消费级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全球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4.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6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4.2%,并将在2023至2027年保持11.6%的整体增长率,其中中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7.8%。而大疆手持影像设备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19.1%降到了2024年的13.2%。
在手持视频拍摄装备赛道,iPhone 17 Pro系列的影像已经十分专业化,已支持ProRes RAW和genlock功能,还可多台设备帧同步录制,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其摄影摄像的画质、便携度与专业度已经可以媲美Pocket 3,拥有后再祛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几年手机行业增长缓慢,手机上的摄像头库存积压太多卖不出去了,自然也盯上了大疆的手持影像设备项目这块肥肉。国产手机VIVO、OPPO就对大疆虎视眈眈,内部立项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OPPO明确表示新形态影像产品系列,计划于2026年内发布。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镜头、传感器、算法都是现成的,比起大疆拥有更强的渠道能力和服务体系,一旦下场,战局将瞬间升维。
大疆降价求变,率先抢占用户心智,是内无外患之下的激进进攻。它要面对的,不只是专业的传统相机厂商与新贵们,还有用户群体更庞大的消费级手机厂商们,战火即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