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新版路线图发布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3 14:13:4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2日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此前已在2016年、2020年分别发布1.0和2.0版本。此次3.0版路线图重点围绕节能汽车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迭代升级、智能网联汽车演进等核心方向展开。

与以往相比,更加突出全球化视野,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放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谋划。


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目标

技术路线图3.0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

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将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60%以上。

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交通体系朝着“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80%以上,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

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成熟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

汽车科技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原始创新策源地,原始创新能力引领全球。

建成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协同高效、韧性安全、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群,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品牌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企业与全球产业体系深度融合,进入世界汽车强国前列。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介绍,技术路线图3.0面向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更加强化智能制造,“早期更加重视产品技术,今年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双轮驱动”。



技术路线图3.0

明确多项关键技术发展节点

坚持内燃机仍将是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至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到2040年,含内燃机乘用车(HEV、PHEV、REEV)销量在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比例仍将有三分之一左右。

未来5-1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市场主流产品。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85%以上,其中BEV(纯电动汽车)占80%;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将从当前的城市、短途场景不断拓展至中长途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网联协同场景覆盖度、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支撑无人驾驶大规模安全应用。

首次提出汽车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级体系以及实施方法论。到2040年,以提质、增效、降本、低碳引领,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与数据闭环,实现汽车制造全环节研产供销服一体化。

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届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将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原标题:《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实现全面混动化!新版路线图发布》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作者:新闻联播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