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WEEKLY财经》记者获悉,10月23日,阿里巴巴旗下AI旗舰应用夸克上线对话助手,采用Qwen最新闭源模型,实现了AI搜索与对话的深度融合。从产品形态上,有观点认为这是百度与豆包的结合体。
长期以来,用户在信息获取与问题解决的全链路中,始终面临着一道“场景割裂”的痛点:当需要查询即时、可验证的客观信息(如天气、新闻、知识点)时,必须打开搜索引擎,依赖其“关键词直达结果”的高效性;而当遇到复杂需求,比如梳理报告逻辑、创作文案、多轮追问专业问题时,又得切换到AI聊天助手,借助其“对话式深入交互”的能力。这种两种类型软件来回切换的模式,不仅打断了用户的思考连贯性,更增加了操作成本,成为制约AI服务体验升级的关键瓶颈。
夸克方面表示,此次更新,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割裂。其上线对话助手后,夸克让用户在同一个App内,既能享受到搜索引擎的“直达”,也能体验到AI对话的“深入”。
据悉,对话助手还能依托夸克AI搜索的实时检索能力,对高质量信息源进行多链路的核验与追溯。这有效解决了独立AI助手普遍存在的“信息幻觉”问题,确保了答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结果“有源可查”。
从技术支撑来看,Qwen最新闭源模型为对话助手提供了核心动力。回溯今年云栖大会,阿里发布的Qwen3-Max模型一经亮相便引发行业关注,其综合性能直接超越GPT-5与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为了让技术更好地适配搜索场景,夸克算法团队还与阿里通义实验室成立了联合研发小组,专注于搜索推理与可信生成。简单来说,就是让AI既能像搜索引擎一样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又能像专业顾问一样输出严谨、可靠的内容,避免因模型“联想过度”导致的答案偏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关于“C计划”中“C”的含义,此前流传着两种主流解读:一种偏向产品定位,认为“C”代表“Chat”,意味着夸克将以对话交互为核心,重构用户与AI的沟通方式,推动搜索从“关键词驱动”向“自然语言驱动”升级;另一种则带有更强的行业竞争意味,猜测“C”取自经典游戏“吃豆人”(Pac-Man),寓意夸克的目标直指字节跳动旗下的AI产品“豆包”,试图在AI助手赛道“吞噬”市场份额。
对此,夸克方面回应称,夸克对话助手或是阿里夸克“C计划”的首个落地成果。此前业界曾猜测“C计划”是否会再造一个“豆包”来竞争,而夸克最终的选择是“融合”而非“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