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汽车正式驶入“沪上双壁”——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助力两所顶尖高校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科研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共同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10月22日,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的“车辆工程基金项目创新成果产研论坛”上,百度Apollo向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捐赠10辆L4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辆,以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批车辆将作为第三届OnSite自动驾驶算法挑战赛联网联测实车赛的赛事用车。该赛事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并指导,今年已是第三届,由同济大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办,是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权威赛事。
“OnSite自动驾驶算法挑战赛自举办以来,始终以‘开放、公平、共享’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我国自动驾驶技术测试与验证的公共服务平台。今年的实车赛,将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智能网联测试场和交通部公路院通州测试场同步举行,汇聚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团队,共同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验证、算法评测和场景构建新路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熊璐在捐赠仪式上表示,百度此次向同济大学捐赠1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为OnSite实车赛提供了宝贵的测试装备保障。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百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担当与社会责任,也将为高校科研团队提供更完善的实验条件,促进产学研的深度协同与创新实践。
“OnSite平台的建立,最初是响应国家‘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的号召,对应国外加速布局公共服务平台的卡脖子问题,自2022年启动后逐渐发展壮大,取得了产学研领域的一致认可。”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的十台自动驾驶车辆,搭载了百度Apollo最新的感知、决策与控制技术,希望它们成为同济师生以及OnSite赛事各参赛团队的移动实验室,让老师和同学们在实践中触摸技术细节,让科研创新能够快速落地验证。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开放平台高级产品经理、开源社区负责人苏菲菲在论坛上发表题为《Apollo开源生态与建设场景应用》的演讲,详细介绍了Apollo开放平台以及与OnSite合作的相关案例,并指出:“Apollo开放平台非常重视与高校的合作,此次车辆捐赠也希望和OnSite组委会通过赛事的形式为自动驾驶的典型场景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开源需要所有开发者群策群力,一方面百度会持续输出自己的开源技术,另一方面希望重点吸纳国内外开发者的回顾反馈。”
不久前,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队已驶入上海另一所顶级学府——复旦大学。今年正值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也是其计算机系建系50周年,10月18日,百度Apollo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捐赠L4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辆,并提供完整的全套自动驾驶套件,包括使用Apollo开放平台、自行搭建教学系统等,不仅为校庆献上一份科技厚礼,也为复旦大学自动驾驶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关键硬件和软件支持,助力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迈向更高水平。
在捐赠仪式上,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副处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林晶晶对百度Apollo表示感谢,并提到百度与复旦大学的合作非常全面,也非常乐意和更多企业合作,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当下,自动驾驶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与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正带动传感器制造、算法研发、系统集成等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并催生一系列新兴职业。
作为产教融合的实践先锋,百度Apollo不仅通过“星火计划”持续扩大生态,其捐赠的自动驾驶车辆已相继驶入武汉大学、湘江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还基于Apollo开放平台打造了全面高效的自动驾驶教育实践方案。
一方面,百度Apollo用真实的产业案例作为赛题,提供多样化的赛事内容与形式,打造仿真评测+实车演练一体化的顶级自动驾驶赛事平台,为师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创新平台;另一方面,百度Apollo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训实践一体化,用专业课程体系、理实结合的师资培训与一揽子实训室方案,助力高校快速开展专业建设,为自动驾驶行业高速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原标题:《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百度Apollo向复旦、同济捐赠自动驾驶车辆》
栏目编辑:裘颖琼 题图采访对象提供 采访对象提供
作者:新民晚报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