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超智能时代“门槛时刻” | 两说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0-23 16:16:50


编者按

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系统阐述了其对超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思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级智能概念,他将“超智能”定义为能够以前所未有速度进行自我迭代进化的智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超越人类知识储备,更具备自主进化能力。这一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带来万千创业、投资新机遇。


超智能到了“门槛时刻”吗?

当人类与高级人工智能融合,2028年预计将产生比高级人工智能更先进的超智能体雏形,具备类似生命体的自我进化迭代能力。到2033年,这类系统即可独立执行火星环境改造等级别的复杂任务。2050年,预计超智能将承担全球80%的实体商品生产和99.9%的知识生产工作。老龄化社会的危机也将不复存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且擅长的工作。时间反而成为了最大稀缺品。

以上并非虚构科幻,而是来自本期《两说》嘉宾,知名投资人、创业家、畅销作家拉斯·特维德的观点。他曾连续创办13家公司,出版17部著作。他直接用“重构文明”来形容超智能带来的巨大改变,认为人类正处在类似两百年前工业革命开始的关键节点。他在新作《超智能与未来》中指出:超智能将重构人类产业、组织与社会运行机制。


经济周期:技术革命带来投资新机遇

“我很看好中国,我管理的基金重仓了中国股票。”拉斯·特维德直言不讳地说。他的上一部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广受好评,先后创立了13家初创企业,其中通过人工智能追踪和预测全球技术与产业趋势的Supertrends “超级趋势”,荣获2024年瑞士最热门的创新创业公司。他素以对经济周期、金融市场、创新与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而闻名。

他认为如果梳理过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脉络,尤其是英国经济的表现,就不难发现在高生产率增长时期,即大量新技术涌现、价格持续下跌、通胀极低的阶段,会迎来巨大的投资市场,但同时也会伴随泡沫和剧烈波动。

对于创业者,他看好自主智能体人工智能带来的万千商机;其次生物科技领域也值得投入,特别是生命延长技术和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方向;第三大机遇在于运用实验室或工厂的合成技术,替代从自然界开采物质的传统模式。

对于包括股票在内的金融投资者,他认为生物科技、金属矿业会是很好的方向。同时也看好包括中国、越南、泰国等国在内的亚洲股市。


全球人工智能竞赛谁执牛耳?

拉斯·特维德透露,这次中国行,一路上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中美AI竞赛谁领先”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略带敏感的话题,他认为如果看当前最受关注的大语言模型,美国确实领先。全球前55个大模型中,40个在美国,15个在中国。如果观察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处理计算量,美国占全球AI运算量的75%,中国15%。

但是,从熟练劳动力角度看,有大批人才人投入其中进行创新,却是中国拥有的显著优势。如今全球接受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人中约有一半在中国。

基建方面,一些大语言模型耗电量惊人,而中国电力建设速度全球最快。

他在《超智能与未来》中指出:提到高科技经济蓬勃发展的四个关键条件:充足的能源,稳定的治理,对机器最低限度的征税与限制,以及宽松的数据共享与监管。

在他看来,能在全球能完全符合这四个条件的国家,中国当仁不让。美国虽然目前内部政治斗争激烈显得不太稳定,但确实很支持技术发展,高科技依然会在那里兴盛。此外,一些海湾国家也符合要求。


人类未来:工作形态变革与寿命革命

超智能时代人类社会角色有了新的理解。

关于未来人类的工作形态,拉斯特维德描绘了一幅混合图景:基础生活服务将趋向免费,但人们仍需通过工作来获取超额享受和体验。当人工智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将解放人们的时间,让他们从日常繁琐中脱身,去追求更有价值的事物。

也因此,在人类核心能力方面,拉斯特维德特别强调了两种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神经科技强化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出优质问题的能力。他认为,在信息过剩的超智能时代,能否提出正确问题将比获取答案更为重要。

最令人振奋的预测是关于人类寿命的革命性突破。拉斯特维德表示,未来10-15年内,人类有望通过药物干预将预期寿命延长至120岁。这一突破将使时间成为终极稀缺资源,彻底改变人们对生命周期的规划方式。


东方卫视每周三 22:30

第一财经每周六 22:00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