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AI者得天下,得终端者得未来。”10月23日,荣耀董事长吴晖在荣耀AI终端生态大会上表示,AI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终端生态。据其透露,荣耀已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AI研发。
在这场被AI重塑的终端生态变革中,智能体(AI Agent)正被视为继操作系统后的“超级入口”。智慧出行便是其中关键的“试金石”之一。就在大会前两天,10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荣耀与比亚迪两家深企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一场围绕AI智能体“上车”的行业竞速正从“功能连接”转向“生态融合”。
荣耀CEO李健表示,此次荣耀与比亚迪联手,是在AI时代开启的全面战略合作,而AI智慧出行是双方现阶段的关键战略落子。接下来双方还将围绕技术共研、产业互补、生态共建深度协同,让全场景智慧体验无缝融入每一次出行。
根据协议,双方将打通荣耀车联解决方案与比亚迪Dilink生态,其核心并非停留在NFC钥匙或车载快充,而是直指“AI智能体融合”。
这与荣耀23日开发者大会的动作一脉相承——荣耀宣布将互联平台全面升级为“HonOR AI Connect”,并发布了覆盖“智慧车联”等八大场景的AI解决方案。其最终目标是串联“人、车、家”场景,让手机端的AI智能体(YOYO)与车机系统实现联动与无缝流转。
荣耀此举并非孤例。事实上,将手机端已经成熟的AI与OS(操作系统)能力复刻到汽车上,已成为多家头部手机厂商的选择。
华为通过HI模式与智选车模式,以鸿蒙系统深度赋能AITO问界,实现生态捆绑;小米则从零打造“人车家全生态”闭环,以澎湃OS打通手机与汽车;苹果亦凭借新一代CarPlay系统,强化对汽车智能座舱的控制力;OPPO、vivo等厂商也早已通过车机互联协议,与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展开深度合作。
手机厂商集体“上车”的背后,是AI大模型技术带来的行业变局。一方面,汽车正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加速进化为“移动智能终端”,成为手机之外最重要的AI应用场景;另一方面,AI智能体正推动人机交互从“连接”走向“智联”。
正如吴晖所言,智能体将成为新的“超级入口”,它能理解用户在手机端的习惯与偏好,在汽车场景中主动提供行程规划、车家控制等服务,这为手机和汽车系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石。
业内分析认为,这场跨界融合已从过去的功能嫁接(如NFC钥匙、应用投屏)进入到系统级、AI级的深度融合阶段。未来,行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单点技术或单一产品的比拼,而将聚焦于生态体系的较量。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