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聚机器人公众号截图)
本报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资本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10月22日,乐聚机器人宣布近日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与此同时,乐聚机器人已经同步开启上市准备,10月23日该公司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上市正在计划中。”
与全身心投入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不同,资本驱动之外,乐聚机器人更深层次的较量在于产业化的深度与速度。获得“弹药”后,该公司正将资本优势转化为构建供应链和场景应用护城河的行动,如通过投资泉智博、立聚动力等上下游企业,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资本持续加码
乐聚机器人这轮融资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拓普集团、中信金石、中证投资、道禾长期投资、盛奕资本、联新资本、探针创投、合肥产投、玖兆投资及中美绿色基金联合投资。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成立以来,乐聚机器人共获得6轮融资,除上述投资方外,投资阵营还包括松禾创新、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深报一本、洪泰基金、茅台金石基金等。
虽然2025年已步入第四季度,国内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热度一点没减。据IT桔子统计,截至10月22日,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在2025年已发生134起投资事件,即便是被曝从2020年就已经盈利的宇树科技,今年融资的步伐也是丝毫不减,6月刚完成C轮融资,不久后又获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追加投资。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就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资本环境可以概括为“结构性升温”与“泡沫出清”并存。“整体的资本关注度会持续,但资金将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对于大量中小玩家而言,‘融资春天’可能很快会结束,行业面临‘达尔文时刻’。一两年后,那些未能实现规模化收入、技术路线被证伪或现金流紧张的初创公司,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被收购或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很大。”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后年,这个赛道会进入资本寒冬期,那个时候淘汰赛会正式打响,企业的生存法则将变得极为纯粹,谁的‘血槽’更厚,谁就能撑得更久。今年以来多家企业都在积攒能量,以期在这场硬仗中争取更多主动权。”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说。
不过,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在10月23日接受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明年人形机器人行业一定会继续放量,市场情绪也会比今年更好,具身智能是一个以长达十年为周期的产业。
在拿下新融资的同时,乐聚机器人也开启了上市的准备工作。上个月,乐聚机器人的公司名称由“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乐聚机器人方面告诉本报记者:“上市正在计划中。”
由此,乐聚机器人也成为新一波人形机器人公司当中第二家完成股改的公司。第一家是宇树科技,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上市辅导,预计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并披露运营数据。10月23日,该公司再次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由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宇树和乐聚若能上市,可能会成为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初期会凭借‘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或稀缺标的光环获得追捧,市场愿意为未来的成长性和技术领先性支付溢价。”张孝荣说,但这种宽容期不会无限长,通常上市后的一到两年是关键时期,如果届时仍无法展示清晰的盈利路径,估值将面临巨大压力。
产融深度结合
201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冷晓琨南下深圳,创立了乐聚机器人,以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作为创业起点。发展到现在,乐聚机器人旗下已有多条产品线:通用人形机器人、中小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编程教育系列机器人、医院物流机器人、重载运输机器人。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2023年12月,乐聚机器人推出的高动态人形机器人“夸父”正式发售;今年6月,乐聚机器人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5G-A具身智能机器人;8月,“夸父”展厅版2.0人形机器人亮相。
“目前我们的机器人已在科研教育、商业服务、工业场景实现量产交付。”乐聚机器人方面对本报记者说。至于具体的交付数据,该公司并未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乐聚机器人的业务并不局限于机器人的研发,该公司新一轮融资所获资金不仅用于强化核心技术研发,还用于深化产业链布局和完善产业场景应用。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截至目前,乐聚机器人已经陆续投资了泉智博(一体化关节)、立聚动力(电机)、灵心巧手(灵巧手)、刻行时空(数据平台)、具脑磐石(具身大脑)、具识智能(操作系统)等上下游企业,还与东方精工联合打造了大规模人形机器人产线,与和而泰、东方精工联合成立人形机器人控制器公司。
乐聚机器人在供应链环节的投资其实不难理解。本报记者从乐聚机器人方面获悉,该公司机器人的国产化率已经从之前的5%发展到现在的95%。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布局,使得该公司在供应链上实现自主可控、质量可控、成本可控。
在产业场景应用方面,乐聚机器人与海晨股份联合成立了生产物流场景解决方案的合资公司;与宇翊技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面向轨道交通领域的AI智能安检机器人解决方案;与库帕思科技共同构建高质量的具身智能语料库,发挥本体、训练场建设、数据优势,加速具身智能在垂类场景快速发育……
此外,乐聚机器人还与华为、腾讯、火山引擎、阿里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荣耀、中国一汽、中兴通讯、巨一科技、南方电网、海信、海尔、润泽集团等40余家生态伙伴展开了广泛产业应用探索。
对于未来,乐聚机器人强调,该公司将持续围绕科研、商服、工业、家庭等场景进行产业化落地,不过,近三年人形机器人虽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依然任重道远,产业化的下一程关键在于完成从“技术可行”到“商业可行”的跨越。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