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刻度财经
三季度海康威视出现增利不增收的业绩反差。
在安防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的关键转折期,10月17日晚间,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交出了一份反差感十足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增20.31%,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季营业收入同比仅微增0.66%,总资产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较上年末分别下降1.63%、2.82%。
图源:海康威视2025年三季度报告
此外,财报未单独披露新兴业务营收占比,但结合整体营收增速与传统业务下滑趋势推测,新兴业务营收占比不足20%,且部分项目依赖政府补贴与政策支持,市场化盈利能力较弱。
以智慧交通业务为例,海康威视虽参与了多个城市的智慧交管项目,但项目周期长、回款慢,且面临华为、百度等企业在车路协同、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难以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工业物联网业务则受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影响,企业客户对智能化改造的投入意愿下降,导致相关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海外市场曾是海康威视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达35%。但202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海外业务增长放缓。
2025年三季报虽未披露海外营收具体数据,但从投资支付现金同比增加,结合长期借款下降,公司对海外市场投入策略调整,趋于谨慎。
02净利润高增含金量:非经常性收益与成本优化撑起表面繁荣
与营收增速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康威视2025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表现堪称亮眼。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海康威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62亿元,同比增长20.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4.82亿元,同比增长19.73%;基本每股收益为0.399元/股,同比增长17.70%。
图源:海康威视2025年三季度报告
销售费用增速放缓,主要因公司减少了线下渠道投入,2024年以来,海康威视逐步缩减了部分低效经销商,优化了终端网点布局,同时加大线上销售力度,通过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降低渠道成本。
财报显示,公司线上渠道营收占比已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18%,线上销售费用率较线下低5-8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下降,则主要因公司推行数字化管理,通过ERP系统优化、人员精简等方式降低了行政运营成本。
但需注意的是,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的优化空间已逐渐见顶。随着线上渠道竞争加剧,平台佣金、广告投放等费用逐步上升;研发投入虽增速放缓,但为维持技术优势,研发费用仍需保持一定规模。
03资产与权益双缩水:股东回报与长期发展的失衡
2025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海康威视总资产为1298.63亿元,较2024年末的1320.16亿元下降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83.94亿元,较2024年末的806.69亿元下降2.82%。
流动资产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与运营能力的核心体现。2025年9月30日,海康威视流动资产合计988.42亿元,较2024年末的1024.81亿元下降3.55%,主要受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与衍生金融资产收缩影响。
图源:海康威视2025年三季度报告
财报明确指出,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回款增加。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783.69亿元,同比增长16.32%,远高于营收增速。
回款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两项举措:一是收紧信用政策,将客户信用期从原来的90天缩短至60天,对新客户要求预付30%货款;二是加强应收账款催收,成立专门的催收团队,对逾期账款采取法律诉讼、资产抵押等方式追偿。
海康威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分化表现,并非个例,而是整个安防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的缩影。
在传统硬件市场见顶、新兴业务尚未破局、海外市场拓展遇阻的多重压力下,海康威视的短期业绩虽通过非经常性收益、成本控制与回款优化得以支撑。
对于整个安防行业而言,在增量时代,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扩张与价格战抢占市场。但在存量时代,唯有技术创新、业务升级与全球化布局,才能在变革中寻得新的增长空间。
海康威视作为行业龙头,其转型路径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将影响整个安防行业的未来走向。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