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微软 AI 全家桶大更新!复刻 ChatGPT 浏览器,经典「大眼夹」回归是最大彩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爱范儿 时间:2025-10-24 14:08:47


还记得 20 多年前,那个在你的 Word 文档右下角突然弹出的「大眼夹」Clippy 吗?无论你是在写论文还是情书,它总会探出那对标志性的「高低眉」打断你。


这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存在,它在 90 年代末,作为 Microsoft Office 助手推出,因为烦人被大家吐槽,在 2001 年 Office XP 中「退休」。

但微软在助手领域的尝试一直没停下脚步,比如一直不温不火的 Cortana。现在,AI 时代给了微软「复活」它的最好时机。


昨天在 Copilot 秋季发布会上,微软正式推出了 Mico——一个全新的 Copilot 虚拟角色,它被视为 AI 时代的 Clippy。

这不仅是 Copilot 的一次大整容,也像是在说微软,要继续押注我们需要一个 AI 伴侣,希望 AI 成为一种社交体验。

除了推出 AI 伴侣 Mico,发布会还介绍了一系列关于 Copilot、Edge AI 浏览器的多项更新。先不说我们是不是需要又一个 Cortana,这些更新也值得一看。


更新内容省流速看版:

AI 助手 Mico 登场:一个会眨眼、能变色、会顶嘴、以实时表情回应、甚至能变回 Clippy 的数字伙伴。Edge 浏览器大更新,UI 布局更像 OpenAI 新推出的 ChatGPT Atlas,Journeys 旅程和 Action 行动两项更新,为浏览器增加了记忆总结功能。Copilot 新增和 AI 的群组聊天记忆管理实时学习、以及图像创作等十余项功能,让 AI 更有人味。Mico:一个有灵魂的 AI 版「大眼夹」

Mico (发音与 「pico」 押韵) ,是 Microsoft Copilot 的缩写。微软把它描述为 Copilot 的「化身」 ,一个温暖且可定制的视觉形象。

虽然我平时用 Copilot 不多,毕竟它使用的模型也是 OpenAI 的 GPT 系列。但是当我点开 Copilot,看到 Mico 时,还是感觉到了一点惊喜。


它看起来像一个「会说话的头像」,或者说是一个「更拟人化的 emoji」。我们跟 Copilot 进行语音对话时,即点击输入框右边的麦克风按钮,Mico 就会成为默认开启的界面。

Mico 最大的特点是实时反应。它会聆听、很快速地反应,甚至改变颜色和表情,来反映正在进行的互动。微软高管 Jacob Andreou 提到,「它会随着你的讲话而反应,如果你谈论悲伤的事情,你会看到它的面部表情几乎立即作出反应」。


▲ 可以改变它的颜色,让它做出不同的表情,支持中文

为了致敬这位 Clippy 那位老前辈,微软还埋了一个有趣的彩蛋,如果我们快速、反复地戳(点)Mico,它就可能会变成 Clippy 的样子。


作为 Copilot 的人格化外壳,微软的目标,很明显是要让技术淡入后台,让 Copilot 从助手进化为伙伴。这大概也是为了实现微软 AI CEO Mustafa Suleyman 的目标:赋予 Copilot 一个永久的身份和存在感。

不只是换脸,Copilot 打算更懂你一点

除了和这个可爱的圆球建立联系,Copilot 的核心能力也迎来了一系列升级,让我们与真实的人、与 AI 产生更多的联系。


▲ Copilot 秋季更新内容

长期记忆 (Memory): Copilot 将新增一个记忆管理功能。它能够记住你和它聊过的事实 ,比如你的偏好或你正在进行的项目,并在未来的对话中调用这些信息。

这项功能在 ChatGPT 已经推出较长时间,最近 OpenAI 还更新了记忆功能,让它不会再提醒用户说「记忆空间已满」,而是通过聊天记录参考、记忆自动管理来处理个性化和聊天历史的问题。


「Real Talk」 真实对话模式: 这是一种全新的个性模式。微软强调,Mico 会富有同理心和支持性,但不会阿谀奉承。

在 「Real Talk」 模式下,它会模仿你的对话风格 ,但也会挑战你的假设,甚至反驳和挑战你的想法,鼓励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很明显,是为了避免其他 AI 助手,因过于顺从而受到批评


▲戴上眼镜的 Mico,开始为我介绍什么是「量子计算」

「Learn Live」 模式: Mico 会变身为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导师。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你理解概念」,甚至会使用交互式白板和视觉提示

群组 (Groups) 聊天: 现在我们可以邀请多达 32 位朋友或同事,进入同一个 Copilot 聊天室 ,共同进行头脑风暴或规划项目等。


连接器 (Connectors): Copilot 现在能连接其他应用,像是 Outlook、OneDrive,甚至包括谷歌的 Gmail、Drive 和日历 ,我们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调取这些服务中的信息。

Edge 浏览器再变身,更 AI,更 OpenAI

此外,发布会的另一半更新发生在 Edge 浏览器上。它不再只是浏览网页的工具,而是被改造成一个可以行动、记忆、总结的「AI 浏览器」

自从 7 月份,微软宣布正式把 Edge 定义为 AI 浏览器,带来了跨标签页总结、智能体等多项功能。这次微软的目标是将 Edge 从一个简单的工具,进一步升级为一个「动态的、智能的伴侣」,一个与我们协同工作的「AI 浏览器」。


在新的 Copilot 模式下,Edge 浏览器获得了几项强大的 AI 新功能。

更聪明的跨标签页推理: Copilot 现在可以「看到并推理」你所有打开的标签页。比如,我们可以让它比较多个标签页中的食谱,然后总结说明,甚至规划出一个完整的烹饪时间表。

Actions (行动): 现在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指挥 Copilot 执行多步骤的复杂操作。


简单的比如「打开一个网页」,复杂的可以做到「检查我的邮箱,帮我退订所有购物电子报」 或「帮我预订一家餐厅」。

Journeys (旅程): 这项功能会自动,将我们过去的浏览的网页按主题分组。如果我们之前研究某个项目被打断,「Journeys」 就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回到上次停下的地方,并智能推荐后续的步骤。


集成浏览历史: 开启后 ,Copilot 模式可以利用浏览历史,来提供更高质量的回复。比如,我们可以直接问它「我上周看的那件蓝色卫衣」。这和 Copilot 提供的记忆模式类似,能帮助我们获得更个性化的 AI 体验。

这次更新还有个戏剧性的时间点。就在两天前,OpenAI 刚发布了自己的 AI 浏览器 Atlas。而 Edge 的 Copilot Mode,几乎在功能和界面上都与 ChatGPT Atlas 相似。


TechCrunch 评论说,「这两个产品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只是窗口布局和 UI 颜色。

AI 浏览器卷得厉害,AI 对话助手也不好做,微软选择了重新走 AI 伴侣这条路,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 AI 听起来是很高级,微软 AI CEO Mustafa Suleyman 甚至在最新的博客里表示,「我们不是在追求用户时长,而是在让 AI 把你带回生活。」


但是从被群嘲的 Clippy,到被砍掉的 Cortana,微软在让人们与电脑对话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屡败屡战。

这一次,Mico 的出现和 Copilot 模式的升级,算得上是微软迄今为止最有力的一次尝试。

Mico 想要解决 AI 助手「没有灵魂」的问题 ,将 AI 拟人化。而 Edge 更新的 Actions 和 Journeys 则试图解决,浏览器只是一个工具的问题。

不过,我想科技的尽头虽然可能是共情,但要有极高的效率,可能才有创造情感联系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