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产量5年增长10倍多,中国动力电池全球份额已超6成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0-24 16:16:09

动力电池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领域。“十四五”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在市场规模、技术创新以及配套体系等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成为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0月24日,在四川省新闻办召开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介绍,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完备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向全球供应了约70%的电池材料、超60%的动力电池。

姚振智表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量从2020年的83.4GWh增长至2024年的超过1000GWh,几年间增长十倍多。产业集中度与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在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稳占六席,合计市场份额超过60%。今年前三季度,产业延续增长态势,累计装车量达493.9GWh,同比增长42.5%,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不仅如此,姚振智介绍,关键材料研发、单体电池设计与系统集成等环节取得突破,综合性能迈上新台阶。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半固态电池逐步实现装车应用。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

姚振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达约130GWh,同比增长32.7%。通过投资建厂、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积极布局欧洲、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锂电池已成为展现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崭新名片。

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四川省成为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曾吉明介绍,近年来,四川汇集能源、产业、人才优势,聚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的跨越式发展。

曾吉明表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能级高。今年1-9月,四川全省动力电池产量是168.1GWh、同比增长49.2%,全年有望突破200GWh,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二是创新能力强。全固态电池领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建成锂电关键材料及电池系统应用等省级中试研发平台。三是产业生态优。聚集动力电池上下游的企业超200家,装机量全国前十企业的5家在川有产业布局,形成从锂矿开发、上游材料到电池组件、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其中,宜宾市累计引进动力电池及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规划动力电池产能300个吉瓦时、现已建成180个吉瓦时,形成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县(区)经济开发区为支撑的“1+N”产业布局,构建起了基础原材料—电池电芯—新能源整车—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宜宾市市长杜海洋表示,2024年,宜宾全市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的16%以上、全球10%,也就是说全世界每生产10块动力电池,就有1块是宜宾造。特别是在行业持续深度调整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宜宾市动力电池产量增长46% ,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

不仅如此,杜海洋介绍,在经济贡献上,2023年、2024年宜宾动力电池产值均超千亿,成为宜宾继白酒之后的第二个千亿级产业,推动全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强劲的增长势头使宜宾成为行业聚焦点。从2022年开始,宜宾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这一行业盛会。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昕发布,经国务院批准,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于11月12日至13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

杨昕表示,四川从2022年起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先后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600余项,签约重大项目200余个、总投资近3000亿元,有力推动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