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今天,夸克把“ChatGPT”塞进了浏览器,还能讲解杨-米尔斯方程

IP属地 中国·北京 智东西 时间:2025-10-24 20:13:38


AI应用风向标(公众号:ZhidxcomAI)
作者|江宇
编辑|漠影

智东西10月23日报道,今日,夸克App正式上线对话式AI助手,接入的是阿里通义实验室最新的闭源模型,用户在App首页即可直接使用。

相比市面上其他AI助手,这次夸克并不是从零开始做通用AI聊天助手,而是在原有的AI基础上,加入了大模型问答对话能力,把原本的搜索、拍照搜题等功能进一步整合进来,让“能搜也能聊”成为新的使用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夸克是国内首个真正把“搜索能力”和“对话体验”融合在一起的AI产品。

此前夸克凭借拍照搜题、扫描等功能,已经吸引了学生等高频使用人群。在今年a16z评选的全球Top100消费级生成式AI应用榜单中,夸克位列第九,与豆包(第十二)一道跻身前二十名。


▲图源:a16z

同时,这次对话式AI助手的上线,也被视为阿里“C计划”的首个阶段成果

据悉,该计划由夸克核心产品团队联合通义实验室高阶研发人员共同推进,优先级已被阿里集团上调至最高,目标是打造服务2亿年轻用户的C端AI应用入口。而这一方向,其实早在今年3月夸克被定为“阿里AI旗舰应用”时就已悄然启动。


▲图源:Apple Store

对用户来说,最直观的变化已经发生:现在打开夸克App,在首页搜索框右侧就能看到新增的“助手”按钮,点击或右滑即可进入AI对话模式。进入页面后,开屏欢迎语写着:“嗨,我是夸克。”


▲左为搜索模式,右为AI助手模式

我们也围绕这一新版AI助手进行了体验,首先测试的就是它的“拍照搜题”功能:

1、功能一:拍照搜题,识别快、解析清晰

作为夸克原本的王牌能力之一,拍照搜题在对话助手中得以无缝集成。我们模拟了三种常见使用场景:

标准文档题目(如PDF试卷截图)


排版清晰的纸质试卷


全手写高数题


三类题目均可准确识别。数学题中还能自动分步解析计算过程,符号与解题逻辑均无误,响应时间也较快。从目前表现看,这部分能力既继承了夸克原有的题库,还结合了AI的图文理解。

功能二:AI写作任务细分,支持“锐评”生成

进入AI写作模块后,助手会引导用户选择写作任务类型,其中还涵盖了独特的“锐评”功能,场景涵盖美食、影视、景区、酒店等。


我们也体验了以“iPhone 17系列发布”为题,生成了一条100字短评。


助手在几秒内输出完整内容,语气轻快,信息密度不低。像“全系高刷”“12GB内存”“Pro Max续航封顶”这些手机卖点都精准提到了,甚至连“印度制造崛起”“果粉真香定律”也一并带上,风格颇有点数码博主的味道。

3、功能三:文件阅读支持科研文献,可中英文解释

文件解析并不算是新鲜难题,但既然夸克把“文件阅读”放在了对话助手的功能栏前排,我们也尝试了一番。我们上传的是一篇谷歌刚刚登上Nature的量子计算论文。助手成功识别全文内容,从回应内容来看,它对科研类英文长文具备基本理解能力,适合用于初步梳理与翻译参考。


目前,夸克AI助手目前主界面上仅展示了“深度搜索”“拍照搜题”“AI写作”“翻译”“打电话”和“文件阅读”六项功能。为此,我们也对比了夸克、豆包和腾讯元宝三款AI助手的界面与功能栏设计。从直观感受上看,夸克的功能按钮数量并不多。


▲夸克

相较之下,豆包的功能栏则显得更为丰富且密集。除了常规的写作、搜题、翻译功能,它还加入了大量偏创意与娱乐向的模块,如“照片动起来”“音乐生成”“AI播客”“豆包P图”“来点音乐”等,涵盖十余种任务。

其中豆包“视频通话”功能也颇具实用性,目前在元宝和夸克中尚未看到类似入口,算是豆包的一个明显优势点。


▲豆包

腾讯元宝则采用纵向抽屉式入口,点击后会弹出多类工具模块,如“AI录音笔”“AI出卷”“网页阅读”“人像微动”等。


▲腾讯元宝

从这些对比可以看出,目前夸克AI助手在界面层面提供的功能相对有限。不过,其整体App体系下已整合了较为完整的AI工具矩阵。

这些功能分散在“生成创作”“高效办公”“学习教育”等多个模块,涵盖学习、办公、创作、生活等多个场景,用户既可以通过对话框触发任务,也可以在App内跳转调用其他AI能力,形成较强的功能联动。


在“学习教育”模块中,除了常见的拍照搜题、真题练习、错题本整理,夸克还提供了作业批改、试卷擦除、英语听写、古诗文默写等工具,并上线了多位“学习智能体”,尝试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定制化AI陪伴。


我们也体验了“夸克相机”功能。将摄像头对准电脑屏幕上的一篇英文科技论文,“夸克相机”迅速识别出文中内容,并在底部弹出两个快捷指令:“将图片中的英文翻译成中文”“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点击后,助手生成了一段相对完整的中文摘要,涵盖了研究主题、实验方法与理论意义等关键信息。


随后,我们又测试了一张包含杨–米尔斯(Yang–Mills)理论公式的公式截图。该理论由杨振宁与米尔斯提出,是现代粒子物理的基础之一。“夸克相机”不仅正确识别出了图片中的拉格朗日量与规范场强度张量表达式,还对各物理符号进行了逐项解释。


从这两轮体验来看,夸克相机在面对英文长文和数学公式时,具备一定的识别与解释能力,尤其适合用于科研辅助阅读或图像资料的快速解析。

而在“造点(AI生图)”功能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模版也能轻松生成较为生动的AI视频。


从这些功能组合来看,夸克的AI能力并不依赖单一的“助手”入口,而是打造出一套面向C端用户的AI应用体系。

结语:夸克的AI化路径,正在走出自己的节奏

作为国内最有代表性的AI应用之一,夸克的AI化探索一直跑在前面:从拍照搜题、深度搜索等工具级功能,到如今正式上线对话式AI助手,其产品能力逐步演进。

夸克后续的AI演进路径,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