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凌晨,阿里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在天猫正式开启预售。仅10个小时后,它就冲上了双11智能眼镜品类销量Top1。
夸克AI眼镜不仅被市场认为是“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AI硬件”,还是阿里AI硬件的第一次大规模试水,甚至应该说,阿里的AI生态终于开始合围。
扎克伯格或许没有想到,来自东方的阿里巴巴,已经对meta构成了实质性挑战。
从底层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在性能上超越Llama,到“平头哥”PPU自研芯片打破算力封锁,再到近期开启预售的夸克AI眼镜,阿里正在将算力、模型、硬件与应用硬件串联成一个高效的整体生态。
这种挑战并非源于单一产品的直接对抗,而是一种战略维度上的升维。
当小扎还在为Llama的开源生态和Ray-Ban眼镜寻找更自洽的商业化路径时,阿里已经开始进入更根本的落地层面,将AI能力无缝融入用户的真实生活场景,并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应用闭环。
Qwen力压Llama
阿里Qwen系列,特别是其旗舰模型Qwen3-Max,已不再是“中国的追赶者”,而是“全球的领先者”。
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大模型竞技榜单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Qwen3-Max-Instruct预览版位列第三,超越了GPT-5-Chat,并大幅领先meta的Llama系列模型。
![]()
这不是“接近”,而是“超越”。
相比之下,meta的Llama-4-Maverick在2025年4月发布时曾以“特供版”短暂位列LMArena第二,但开源版上线后因性能差异被官方修正排名,最终跌至第32名。即使是Llama-4的最新版本(如Behemoth),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中仍未进入前20。
近日,夸克最新发布的“对话助手”和AI眼镜,均搭载了阿里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满血Qwen模型,在产品上延续了其在复杂问题处理、上下文理解、实时检索、多模态等能力上的优势,支撑阿里以夸克为支点,布局整个AI To C矩阵。
夸克AI眼镜破局
从目前已公开的配置来看,夸克AI眼镜在硬件配置上领先市面上同级别AI眼镜:
双旗舰芯片:高通AR1+恒玄BES2800,算力充足,甚至比meta多了一块;
双光机双目显示:前后上下可调,适配不同人眼与场景,更符合亚洲面孔,戴上不压鼻梁;
一体化配镜方案:非外挂、非磁吸,光学性能与结构稳定性更强;
双电池可换电设计:热拔插不断电,真正实现“全天候续航”。
这些硬件突破,不只是参数堆叠,更是中国技术和中国制造业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比之下,meta就连眼镜的制造,也大多依赖中国供应链。
此外,夸克AI眼镜还与阿里生态深度协同,具备多个独家场景:高德近眼导航,让步行导航不再需要手持;付宝“看一看”支付,视线确认即可完成;淘宝搜同款识价,所见即所购。
或许,AI眼镜就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隐形操作系统”,它不依赖手机,不离开视线,不打断行为。
将模型和硬件的布局联系起来看,阿里巴巴的“C计划”会更清晰,这个已经拥有2亿用户的平台,还在不断扩张,构建一个覆盖浏览器、App和智能硬件的AI超级入口矩阵。
全局来看,阿里已经完成了从算力(阿里云)、模型(通义千问)、应用(夸克)、到硬件(AI眼镜)的全栈布局。这使得阿里在面对未来竞争时,拥有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战略纵深,与国际巨头竞速。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