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潇雨 摄影)
本报记者王潇雨 天津报道
“我们不仅致力于在中国进行总装和制造,还致力于加快研发、设计、生产、装配、测试、支持和服务等业务在中国的运营。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合作的业务广度,也表明了我们真正致力于在中国与中国共创繁荣,为中国也为空客,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下称“空客”)首席执行官傅里(Guillaume Faury)10月21日在天津接受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媒体记者专访时,谈到空客在中国全产业链布局时表示。
随着10月22日空客天津第二条单通道飞机总装线正式投产,空客在全球建立了一个以十条单通道总装线为基础的庞大制造体系,以应对目前总数超过七千架规模的A320系列机型储备订单交付需求。
在天津逐渐成长为空客亚洲制造中心的十多年历程中,围绕着单通道总装线以及宽体机完工和交付中心等项目的发展,一大批本土供应商也开始成为全球高端航空制造业“生态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中国在航空制造产业“向上攀登”过程中的核心力量。
产能翻番
“我们热烈欢迎天津的第二条生产线加入我们的全球生产体系,它能为我们提供必要的灵活性和产能,有助于我们实现2027年月产75架A320系列飞机的目标,”傅里在10月22日举行的投产仪式上表示。“自空客进入中国以来,我们踏上了一段长达40年的旅程,与中国民航界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期待着共同谱写未来的新篇章。”
随着这条新生产线的加入,空客将能在贴近中国及中国以外客户的地方实现产能翻倍,并在全球范围内建成由10条总装线组成的生产网络,其中4条位于德国汉堡、2条位于法国图卢兹、2条位于美国莫比尔、2条位于中国天津。
其中,位于美国莫比尔的第二条生产线在今年10月13日正式投运,与天津一起完成了空客单通道制造网络的最后一块拼图。
据空客方面透露,天津第二条生产线采用了最新的科技与工艺,将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最高标准生产飞机。此外,全新设施还利用了可再生电力、中水和地热能,以支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减少公司的环境足迹。
空客天津总装线于2008年投入运营,是空客在欧洲以外的首条民用飞机生产线。2009年空客在天津交付了首架“本地产”A320客机。随后天津又陆续引入宽体机完工中心等生产设施,实现了在中国本地宽体机和窄体机的交付能力。
正是在这样成功的合作背景下,2023年4月空客与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通过建设一条全新生产线来实现产能翻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空客单通道飞机产能提升目标。
按照空客方面披露的计划,新的总装线将于2026年初全面投入运营,目前总装首架飞机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我们服务日益增长的中国航空市场,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约9500架飞机,约占全球市场的20%。”傅里在接受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津的第一条总装线目前已经完成总装并交付了约780架飞机,预计今年底将达到800架。第二条总装线建成之后产能将实现成倍增长。目前十条总装线都能够生产A321系列机型,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加,A321飞机在我们总装的A320系列飞机中的占比也会越来越大。”
尽管空客这种分散式布局的工业体系初衷是为了更贴近当地客户,但由于过去几年里民航业供应链问题严重影响了民用客机的制造和交付,因此一些总装线有足够产能满足当地需求之外,还开始“跨区”交付,其中天津就是一个典型。
“正如傅里所说,2024年天津大约有25%的新飞机交付给中国以外的客户。”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对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我们从2023年就开始测试向中国以外的客户大规模交付飞机。我们的经验是在准时交付和高质量交付方面获得了中国以外的客户的高度认可。保持高质量和准时交付将是吸引更多非中国客户来天津接收飞机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A320系列飞机总交付量已经达到约12250架,近期已经在交付量上实现对老对手波音737系列的反超,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民用客机。
在疫情后全球的航空公司都开始大规模重启航线网络扩张,同时由于竞争压力以及减排等目标也使得机队更新的需求迅速提升,对制造商在产能和交付速度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加,因此制造商需要寻求更多方法来缓解供应链困局对生产环节带来的影响,这也给更多中国供应商带来新的机会。
生态系统
“随着第二条总装线投运,产能逐渐提升,我们会在周边创建一个由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能促进在中国的产量提升,还能促进我们全球业务的扩张,——到2027年实现A320飞机月产达到75架的目标。我们正在共同构建更多的供应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中国。”傅里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已经有超过二百家供应商进入了这个‘生态系统’。我们乐于与本地供应链合作,以扩大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范围,不仅包括我们在中国总装的飞机,也包括在全球的其他产品系列。我们乐于与新的中国合作伙伴、中国供应商以及来自私营企业的供应商合作。因此,我们在天津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无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些中国航空制造业的核心企业通过为空客转包生产零部件到如今成为关键系统供应商,在工程制造、质量标准乃至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缩短了与全球顶级航空制造业的差距。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航工业旗下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启动了A321机身系统装配工作。此项工作需要在飞机的前后机身结构基础上完成相关系统件的安装及测试工作,是飞机机身进入总装环节前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也是空客目前最畅销的窄体客机首次在华进行这类高难度的工作。
“空客将继续扩大在华工业足迹,推动全产业链共同进步,助力中国航空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徐岗看来,“A321机身系统装配项目,拓展了双方在空客单通道飞机制造领域的合作范围,更是空客持续践行本地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经过近二十年的合作,空客天津总装线已经在打造航空制造业产业集群方面初具规模。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22日举行的投产仪式上也表示,现在有近五十多家知名供应商在天津为空客提供直接配套,像西飞机身要交付第一架A321机身系统,柯林斯生产的发动机短舱本地化生产,给空客提供门到门服务。生态越来越完善,企业间合作越来越紧密。
这个被称为“中欧合作成功典范”的项目也与目前中国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目标息息相关。
在中共中央10月24日举行的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按照天津港保税区方面的说法,新的总装线从建设过程中所应用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建造,到贯穿全生命周期理念实施节能减排,以及“门到门交付”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时还包括将物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入制造业的探索的诸多尝试,正在为构建航空产业创新生态圈,提升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价值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并能共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在傅里看来,“空客相信‘在中国,为中国’的重要性和益处,这种模式更能适应这个更加碎片化的世界,这是一种立足本土、服务本土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抵御去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