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2025顶科论坛在沪开幕,丘成桐为爱徒二度颁奖:至今记得黑板前的漫漫长夜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文汇报 时间:2025-10-25 12:12:23



今天(10月25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沪开幕。25位诺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大奖得主汇聚上海滴水湖畔,在上海看到日出最早的地方,共同见证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仪式。

丘成桐两度为他颁奖,见证半世纪亦师亦友情谊

本年度的“智能科学或数学奖”颁发给了斯坦福大学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以表彰其在几何分析与微分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共同为孙理察颁奖。


丘成桐(左)和陈竺(右)为孙理察颁奖

孙理察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历届获奖者都是我极为尊敬的数学家,这本身就彰显了奖项的份量。”他深感这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激励他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深耕,勇攀数学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孙理察与丘成桐之间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孙理察”这个中文名,正是由丘成桐亲取。生于1950年10月的孙理察被公认为几何分析领域的奠基人和领军者,他与丘成桐合作完成的“正质量猜想”证明,不仅影响了人类对宇宙的根本认知,为广义相对论设定了安全边界,更为黑洞、引力波等前沿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这份深厚的合作情谊也让他与中国数学界结下不解之缘。孙理察不遗余力地培养中国青年学者,指导过来自中国两岸四地的近20位博士生,并积极推动中国数学人才走向国际舞台。

丘成桐在颁奖典礼上说,过去50年里,很荣幸能够见证孙理察从一位年轻学者成长为这个时代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作为孙理察的导师和长期合作者,他至今记得与孙理察在黑板前一起思考讨论的漫漫长夜。

2010年,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正是丘成桐为他颁发了“国际合作奖”。十五年后的今天,两位老友再次在颁奖台上相逢,续写这段科学佳话。

25载科研伙伴同获殊荣,携手攻克HIV防治难题

“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则由康奈尔大学的斯科特·埃默尔和犹他大学的韦斯·桑德奎斯特共享,表彰两位生物化学家在受体膜蛋白转运与降解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与诺贝尔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兰迪·谢克曼共同为两位获奖者颁奖。


埃默尔用“哇”这个感叹词来表达他获奖的心情,在欣喜之余更感“受之有愧”:“能够获得同行如此严谨而认真的认可,我倍感荣幸。”他特别强调,与桑德奎斯特共同获奖意义非凡——他们不仅是亲密好友,更是携手合作长达25年的科研伙伴。

桑德奎斯特在感言中将荣誉归于集体:“这份荣誉表彰的是集体工作的成果。”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场合,他深情回忆起两位为关键成果作出卓越贡献却英年早逝的女科学家,“多希望她们也能来到中国,与我共享这一刻。”

用更通俗的话语来解释两位学者的获奖理由,就是他们的研究为抗艾滋病(HIV)长效药物的诞生,做出了关键贡献。在过去几十年,他们跟随各自的好奇心,完成了一段互补的科学研究,从不同环节破解了HIV防治的关键难点。

今年6月,桑德奎斯特实验室开发的世界唯一一款每剂可提供6个月保护的HIV预防药物来那卡帕韦获得FDA批准,他也由此登上《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的榜单。而为这款药物开发弄清病毒逃逸机理的,则是埃默尔多年专注的“细胞垃圾站”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