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间,中控技术(688777.SH)披露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中控技术实现营业收入56.54亿元,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其中,公司创新业务工业AI表现亮眼:前三季度TPT业务收入1.54亿元,软件年费ARR收入7691.35万元(注:软件年费ARR收入即指软件类公司通过按年订阅的模式,在未来一年内可以获得的、可预测的、经常性的收入总额)。
在市场看来,中控技术工业AI业务打开了公司的新增长引擎。最受市场关注的是,中控技术在今年三季度末发布的“工业具身智能”产品,首次实现了工业AI从“虚拟思考”到“物理执行”的闭环赋能,重新定义了工业AI。
不断迭代的工业AI,赋能广大工业龙头
TPT全称为时间序列大模型(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中控技术自研的工业AI,目前已成为大量工业龙头企业赋能生产的得力助手。
资料显示,中控技术自2024年6月发布第一代TPT以来,TPT 已经成功落地超过110个项目,广泛覆盖石化、化工、能源电力、油气、医药食品、冶金、建材等领域的国内外领军企业,获得中国石化、万华化学、湖北三宁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认可。
为了更好地让AI赋能生产,中控技术不断加大探索与迭代,工业AI业务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8月,新一代工业AI大模型TPT 2发布,这是全球首款基于时序混合专家大模型的工业Agent生成平台。该平台深度融合模拟、优化、控制、预测、评估与统计等多类技术体系,能够适配各类复杂工业场景。用户仅需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快速生成针对性解决方案,并自动输出可执行的工业Agent与应用程序,极大提升了智能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TPT2发布当日便取得开门红,当日累计取得预订单518家,成交112套,线上申请注册用户达到3268名。
中控技术在工业AI领域的探索还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权威认可。今年10月,在2025阿赫玛亚洲展上,中控技术时间序列大模型TPT荣膺首届“流程工业创新奖”数智化类别大奖。
工业具身智能,从“自动化”迈向“自主化”
今年9月,中控技术工业AI能力再迈一大步。9月28日,在湖北宜昌举行的“2025工业具身智能TPT+UCS落地应用成果展示大会”上,以TPT2为智能决策引擎,UCS作为执行载体的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Industrial Embodied AI)全新亮相。
这其中,TPT 2是“智慧大脑”,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即可构建专业工业Agent;UCS则是“神经中枢”,构建了开放、智能、安全的数据与控制基座,可实现控制算力弹性扩展,让项目周期缩短50%,机柜空间减少90%。
TPT 2与UCS的原生融合,实现了三大技术跃迁:一是数据原生流动,消除传统系统数据抽取的延迟与损失;二是一体化决策执行,通过高速控制中枢实现神经元级响应与闭环控制;三是开箱即用智能,极大降低系统集成与定制开发门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的推出并非单一的技术升级,而是针对流程工业“连续运行、高风险、强耦合”的核心特性,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智能化瓶颈——传统AI仅停留在“分析建议层”,无法直接介入生产执行。
据介绍,工业具身智能可以打破“虚拟思考”与“物理执行”的割裂:它不再是孤立的数据分析工具,而是嵌入生产全流程的“自主智能体”,能通过“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优化、自调整。这一突破不仅重构了流程工业的生产力形态,更标志着行业从“自动化”阶段正式迈向“自主化”新阶段,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核心动能。
目前,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产品已在兴发集团中央控制室“上岗”,这套能自主感知异常、分析决策并精准执行调控的智能系统,悄然接管了兴发集团复杂的氯碱生产流程,值守工程师再也无需像以前一样紧盯每一个参数波动。
中控技术董事长兼总裁崔山表示,工业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让智能真正嵌入生产环节,智能化从“工具”变成“主体”,具备了持续学习和自主运行的能力。
三十余年数据沉淀,成就工业AI领跑者
与通用AI一样,工业AI的训练与不断迭代,数据是核心基础。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领域超过三十年的深厚积累,为其在工业AI领域的领跑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悉,三十余年来,中控技术构建了规模达100EB的数据资源,覆盖石化、化工、电力、冶金、制药等50多个细分行业,服务客户超过3.7万家,累计部署控制系统超过10万套。
为了夯实行业地位,中控技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将研发费用维持在营收的10%以上,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系统性升级研发体系,强化组织效能与创新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中控技术研发投入6.5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达到11.56%。
面对数据孤岛、标准不一等行业挑战,中控技术还采取“技术筑基+生态共赢”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将AI能力工具化、轻量化,通过开放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另一方面联合高校、客户共建场景,推动AI从“样板间”走向“商品房”。同时联合百余家产业伙伴发起成立“工业AI数据联盟”,以“数据共享、价值共创、生态共建”为路径,推动工业数据要素的安全流通与场景化价值转化。
展望未来,中控技术作为工业AI领域的龙头企业,不仅具备引领行业标准制定与突破技术壁垒的实力,或更将深度赋能并主导后续行业的创新发展方向。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