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中外学者“把脉”中国城市传播,呼吁构建本土话语体系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6 14:06:21



为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城市传播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路径,推动学科交叉与方法创新,10月25日,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新媒体与社会》(CSSCI来源集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联合举办首届“数智时代的城市传播学术论文工作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与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城市传播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与会专家从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数智时代传播学者的使命、城市想象与智慧城市、媒介化城市、可沟通城市、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等维度分享最新成果。主编论坛聚焦“数智时代城市传播研究的学术导向”与“期刊—学科协同发展”,为学者提供写作与发表指引。

会议设置多个平行论坛,学术报告与现场评议并行,涵盖主体性建构、空间生产、技术伦理、话语重构、文化转译等前沿议题,勾勒出数智时代城市传播的跨学科知识图谱。

闭幕会上,代表们联合发布《数智时代的城市传播研究苏州倡议》。倡议以“推动城市成为具备强大学习能力的鲜活生命体”为出发点,提出六大核心主张:坚守人文光辉,倡导“科技向善”的传播伦理;推动学科交融,构建协同创新“学术共同体”;深耕本土文化,构建城市叙事“中国范式”;创新研究方法,拥抱“混合方法”研究革命;强化责任担当,促进“研以致用”公共转化;拓展全球视野,确立“和而不同”学术自信。倡议书强调,传播学者应与数据科学家、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社会学家、环境工程师等携手共建融合物质环境、社会活动与信息流动的综合性城市研究数据库与知识图谱。

《苏州倡议》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学界对数智时代城市作为“超级媒介”的认知自觉,推动研究范式由静态描述转向动态系统分析,为应对复杂城市问题提供新路径,并彰显深耕本土实践、提炼“中国范式”的学术担当。

原标题:《中外学者“把脉”中国城市传播,呼吁构建本土话语体系》

栏目编辑:马亚宁

作者:新民晚报 易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