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大科学家长啥样?传记作家潘真从人的故事里看见时代精神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6 22:05:42



“有一次,我看见曹景行先生发朋友圈说,大家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秃头或头发乱、戴眼镜、不修边幅,被各种理论和仪器所包围的性格怪异的人。我那时候正为李载平院士写传记,就想着,至少让大家知道‘这一个’大科学家长啥样。”10月25日,作家潘真在静安区图书馆举办的“静安讲坛”上,分享她的创作故事。从早年间擅长人物访谈的记者,到出版多部传记的作家,潘真一直将目光聚焦于那些“被历史忽略却值得被铭记”的人。

潘真于李载平院士逝世第二天,即2018年5月31日,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纪念文章《大科学家长啥样》。2023年,她创作的《李载平传》一书正式出版。为了写这本传记,潘真在李载平院士生前就常常去他所居住的中山医院看望。她回忆道:“大家都知道他是院士,但除了他们单位的人,没有太多人去看望他,因为老人家的成果都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了。乃至我的文章发表后,许多人也评论说没听过他的名字,其实要不是写传记,我也不了解他。这给了我动力,我想让更多人了解这样为‘科学强国’做过贡献,为时代发展付出力量却默默无闻的人。”她在书中描写,李载平院士在科研之余,画画水平也很不错,还是音乐发烧友,对音乐播放设备要求相当高。她记录了李载平谈起当年追求妻子时幸福的模样,也记录了他是个“微信控”,在病榻上也要天天刷朋友圈。在她的笔下,这位大科学家一改人们印象中的刻板形象,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味的人。潘真认为,许多人写科学家,总是“穿着朴素、平易近人、搞研究废寝忘食”,读起来让人觉得枯燥,但其实每个科学家的人生都不枯燥,他们都是很有个性的人。


潘真分享创作故事

除了李载平,潘真还写过作家、翻译家贾植芳,《蛇口通讯》创刊总编辑韩耀根,著名报人张煦棠等。她不常写家喻户晓的名人,也不专注于笔下人物最广为人知的一面。她说:“真诚是书写的前提,温度是文字的底色。我认为,个人在大时代中理应尽可能如实呈现,把真正的历史传下去。唯有如此,传记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后人读了才有榜样、经验,才好学习。”

原标题:《大科学家长啥样?传记作家潘真从人的故事里看见时代精神》

栏目编辑:黄永顺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吴旭颖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