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28 日消息,马斯克旗下 xAI 推出的类维基百科在线百科全书“Grokipedia”现已上线,其与维基百科的相似程度远超预期。

目前 Grokipedia 的设计极为基础:与维基百科类似,首页主体是一个巨大的搜索框,条目内容也呈现出非常简单的维基风格,包含标题、子标题和引用来源。截至目前,尚未在该网站上看到任何图片。维基百科允许用户编辑页面,但 Grokipedia 目前似乎并未开放此功能 —— 尽管部分页面顶部出现了醒目的“编辑”按钮,但点击后仅显示已有的修改记录,并未说明具体由谁提出或执行了这些更改,也无法自行提交修改建议。

此外,Grokipedia 的条目声称内容已由 Grok 进行“事实核查”,这一说法颇具争议,原因在于大型语言模型常常会捏造虚假的“事实”。此外,条目中并未明确标注“事实核查”的具体时间。
尽管马斯克曾承诺 Grokipedia 将是对维基百科的“巨大改进”,但其有些文章似乎在抄袭维基百科的内容。例如,在 MacBook Air 的页面底部可以看到这样一条声明:“本内容改编自维基百科,遵循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借鉴”甚至不只是改写:在 PlayStation 5 和林肯 Mark VIII 的页面上也发现了同样的声明,而这两个页面的内容几乎与维基百科原文逐字逐句完全一致。


“就连 Grokipedia 也需要维基百科才能存在。”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发言人劳伦・狄金森(Lauren Dickinson)对《The Verge》表示。维基媒体基金会是非营利组织,负责运营维基百科。她的完整声明详见本文末尾。
IT之家注意到,这并非 xAI 的人工智能首次被发现引用维基百科内容。上个月,一名 X 平台用户指出 Grok 频繁引用维基百科,马斯克回应称:“我们将在年底前修复这个问题。”
并非所有 Grokipedia 条目都直接基于维基百科内容,其中一些条目颇具争议性。
以气候变化为例,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明确指出:“科学界近乎一致认为气候正在变暖,且主要由人类活动导致。没有任何具有国家或国际权威地位的科学机构对此观点提出异议。”
而在 Grokipedia 的相关条目中,“一致”一词仅出现在一段文字中:“批评者认为,关于人为因素主导近期气候变化存在近乎一致科学共识的说法,因文献综述中的选择性归类而夸大了共识程度。”该条目还暗示媒体和绿色和平组织等倡导团体“加剧了公众恐慌”,并参与了“协调行动,将问题塑造为生存危机,影响公众舆论和政策制定,却并不总是建立在相称的实证基础之上”。
根据 Grokipedia 首页底部的实时计数器显示,该平台目前已拥有超过 88.5 万篇文章,而维基百科目前维护的英文页面数量约为 700 万篇。不过,Grokipedia 目前仍处于早期版本阶段 —— 其首页标注的版本号为 v0.1。
以下是维基媒体基金会发言人劳伦・狄金森的完整声明(翻译自英文):
我们仍在努力了解 Grokipedia 的运作方式。
自 2001 年以来,维基百科一直是互联网知识体系的基石。由维基媒体基金会托管,它至今仍是全球唯一由非营利组织运营的顶级网站。与新兴项目不同,维基百科的优势清晰可见:它拥有透明的政策、严格的志愿者监督机制,以及持续改进的强大文化。维基百科是一部面向数十亿读者的百科全书,致力于提供信息而不偏袒任何特定立场。
维基百科的知识始终是“人类创造”的。通过开放协作与共识机制,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中立、动态更新的人类认知记录,真实反映我们的多样性与集体好奇心。正是这种由人类创造的知识,成为人工智能公司生成内容所依赖的基础 —— 就连 Grokipedia 的存在,也离不开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的非营利独立性 —— 无广告、不售卖数据 —— 也使其区别于商业替代品。正是这些优势,使维基百科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始终位居最受信赖的知识资源之列。
过去曾出现过许多试图创建维基百科替代版本的实验;这些项目不会干扰我们的工作或使命。在即将迎来维基百科 25 周年之际,我们将继续专注于由全球志愿者社群共建的免费、可信的知识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