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开源模型王座再次易主,依旧是国产模型!
不过之前霸榜的DeepSeek和Qwen来自杭州,现在变成上海的Minimax了。
在第三方评测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的测试中,Minimax M2以61分获得了开源模型第一,紧随Claude 4.5 Sonnet。
![]()
官方介绍,Minimax M2专为智能体和编程而生,编程能力和Agent表现出众。
而且经济高效,推理速度是Claude 3.5 Sonnet的两倍,API价格却只有8%。
Minimax表示,智能水平、速度和成本在过去被视为“不可能三角”,但随着M2的出世,这个三角被打破了。
目前,M2的完整模型权重已经开源,采用MIT协议,在线Agent平台和API也限时免费。
![]()
8%成本实现Claude级水平
Minmax M2是一个稀疏度较高的MoE模型,总参数量230B,激活参数量仅有10B。
网友表示10B的激活参数运行起来会非常快,如果配上Cerebras或者Groq这样的推理加速平台,有望跑到每秒上千Token。
![]()
另一个特色是采用了交错的思维格式,使得模型能够规划和验证跨多个对话的操作步骤,这对于Agent推理至关重要。
如开头介绍,Minimax官方将M2定义为一个专为智能体和编程而生的模型。
它专为端到端开发工作流程而构建,而且表现出对复杂、长链工具调用任务的出色规划和稳定执行能力,支持Shell、浏览器、Python代码解释器和各种MCP工具的调用。
在Agent最关键的三个能力——编程能力、工具使用能力和深度搜索能力上,M2在工具使用和深度搜索方面上都不逊于海外顶尖模型,编程能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
![]()
综合表现上,M2在Artificial Analysis的测试中,获得了总排名第五、开源第一的成绩。
该测试使用了10个热门数据集,包括MMLU Pro、GPQA Diamond、人类最后测试、LiveCodeBench等。
![]()
而M2的定价是0.3美元/2.1人民币每百万输入Token,1.2美元/8.4人民币每百万输出Token,只要Claude 3.5 Sonnet的8%。
以Artificial Analysis的成绩为基准,Minimax绘制了一张图来比较各大模型性价比(横轴越向右成本越低)。
![]()
在线推理服务的速度则可达每秒100Token,Minimax也画了一张图体现以速度衡量的性价比。
![]()
同时,Minimax团队还针对智能体、全站开发和Terminal Use三项任务对M2和其他模型进行了一对一比拼。
结果M2相比于Claude Sonnet 4.5、GLM 4.6、Kimi-K2以及DeepSeek V3.2均有极高的Win+Tie比例,同时成本非常低廉。
![]()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M2的Agent能力,Minimax已经把M2部署到了Agent平台,限时免费使用,按官方说法,免费期直到服务器扛不住为止。
![]()
同时在该平台上,也展示了许多Minimax Agent的现成作品。
Minimax Agent:能写程序,还会做PPT
利用Minimax的Agent平台,可以写出各式各样的网页或在线应用。
![]()
当然像很多经典游戏,也都能用它在Web环境当中复刻并直接部署。
![]()
甚至有网友创作的在线五子棋游戏平台,不仅有游戏本体,还引入了在线对战、观战、在线聊天,甚至是用户注册等功能。
![]()
除了编程,也可以生成各种主题的调研报告或者PPT。
![]()
在X上,也有网友展示了自己用M2 Agent编程的实战成果,仅通过三轮反馈就完成了一个足球小游戏的制作。
![]()
可以说效果非常不错。
模型表现之外,M2使用的注意力机制,也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混合注意力vs全注意力
有网友从vllm的代码当中看出了M2的更多技术细节,表示M2采用类似GPT-OSS的全注意力和滑动窗口注意力(SWA)的混合机制,
![]()
不过Minimax NLP负责人指正,表示一开始确实想在预训练阶段引入SWA,但发现会造成性能损失,所以最后使用的是全注意力。
![]()
Falcon团队的技术人员看了之后表示,他们在训练模型的时候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SWA混合注意力会降低模型性能,这和一些论文的研究不符。
![]()
在部分论文和实践中,SWA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可以保持性能,如Mistral和谷歌Gemma模型的相关研究均支持此观点。
但Minimax的实际测试显示其在长程依赖任务上存在局限。
![]()
同时,M2也没有采用Lightning Attention(线性注意力的一种变体),原因也是因为性能损失。
![]()
同样与之相反,有论文主张线性注意力在长序列任务中更具优势。
到底哪种路线更优,可能还是要看具体需求,但至少从M2的表现上看,Minimax选择的的确是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Agent平台:https://agent.minimax.io
Hugging Face:https://huggingface.co/MiniMaxAI/MiniMax-M2
[1]https://www.minimax.io/news/minimax-m2
[2]https://venturebeat.com/ai/minimax-m2-is-the-new-king-of-open-source-llms-especially-for-agentic-tool
[3]https://x.com/jessi_cata/status/1982936050256490968
[4]https://x.com/JingweiZuo/status/1982822979030692356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