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团播的风还是吹到了文旅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胡颖 迈点 时间:2025-10-28 11:56:29
风头正劲的团播,又能否成为下一个文旅行业竞相布局的新热点呢?

迈点

当扫腿舞在暑期席卷短视频平台,一种名为团播的内容形态正悄然重塑文旅行业的表达方式。从线上直播间走向实景舞台,从娱乐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团播是否将成为地方文旅破局传播困境、实现深度融合的新引擎?

团播崛起:从内容形态到文旅新场景

氛围感强烈的灯光,搭配一段动感的音乐,一群一米八的帅哥,双手插兜,长腿左右扫动......这就是近期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扫腿舞。从主播跳到各路明星,这支土味又魔性的舞蹈迅速引发了模仿热潮。

图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在这场现象级传播的背后,一种名为团播的直播形态,正以其强大的内容张力和互动性,从娱乐赛道火速出圈,并将影响力实质性地渗透到了文旅行业。

所谓团播,即由4-8人组成的团队,在控场主持的调度下,进行以才艺表演为核心、强互动为特色的直播形式。它超越了早期直播的单向输出,也迥异于叫卖式的直播带货,凭借其浓厚的氛围感和情绪价值,迅速俘获了年轻用户。

数据显示,2025年团播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均开播房间数约8000个,较去年同⽐增⻓超20%。团播市场规模持续扩容,预估全年营收将突破150亿元。

如今,这股热风,正悄然吹向文旅领域。

8月11日,吉林省歌舞团与长春文旅达人@雪饼猴合作,在抖音上演了一场大圣舞千年,踏歌新国潮的团播。70分钟的演出,吸引了超65万人次观看,峰值在线人数突破1万。

图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团播+文旅正释放出巨大潜力

团播为何能与文旅结合得如此相得益彰?其内核在于对情绪经济的精准把握。

当下的旅游消费,早已超越了看风景、拍照片的初级阶段,游客愈发追求沉浸式的体验和独特的情绪价值。无论是景区NPC的互动演绎,还是实景剧本杀的火爆,都印证了这一点。

而团播,恰恰是情绪经济的线上最佳载体之一。它通过团队整齐划一的舞蹈、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和精心设计的互动,在短时间内营造出强烈的共情场域。当这种情绪感染力与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景地标相结合时,便成功地为目的地赋予了情感温度和品牌故事,有效激发了观众亲临现场的欲望。

这一点在团播组合@千娇芳华组合与国家4A级景区铜官窑的合作中得到了完美印证。这场直播不仅累计吸引15万网友围观,并登上抖音直播人气榜首位。评论区里,看得起鸡皮疙瘩了、长沙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等留言层出不穷,充分显示了团播内容对景区知名度的直接拉动效应。

图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行业的动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9 月 26 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司指导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抖音直播发起 优质团播计划。该计划将通过流量扶持、技术赋能、专业培训等举措,在 2025 年底前培育超 100 个优质团播。其中,文旅传承与推广是两大重点:一方面鼓励融入曲艺等非遗元素,实现文化活态传播;另一方面支持结合城市地标、民俗节庆策划主题团播,助力区域文旅品牌打造。

显然,作为数字时代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团播已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有望成为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升级的核心引擎。

文旅景区如何借势团播破圈?

事实上,直播为文旅赋能并非新鲜事,但团播凭借其团队化、内容化与互动化的特点,将这一模式推向了新的高度。

随着团播玩法与互动形式持续升级,其内容更具吸引力,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也进一步激发了线上观众前往线下实地探访的兴趣。

目前对文旅行业而言,团播仍属新兴形态。文旅从业者若想真正借势团播,还需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内容上, 需深挖地方文化独特性,避免简单的舞蹈+景区拼接,将地方戏曲、非遗技艺等转化为独一无二的内容IP。场景上, 应大胆重构,将直播间直接搬入景区地标、博物馆或非遗工坊,实现线下实景与线上直播的深度联动,赋予观众超越现场的临场感。技术上, 可积极拥抱XR、AR等新技术,打破物理想象边界,创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和传播话题性的内容。

写在最后

从线上爆款的内容形式,到线下导流的有效工具,团播正展现出其在文旅融合领域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是短暂的流量密码,更可能成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中,连接文化与旅游、线上与线下、传统与年轻的重要桥梁。

当年,文旅短剧的成功已验证了内容赋能景区的路径,如今,风头正劲的团播,又能否成为下一个文旅行业竞相布局的新热点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