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技术向善暖人心!北京启动AI声音公益计划,为残疾人打造可传承的“声音资产”|快讯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夏时报 时间:2025-10-29 12:18:44


李映/摄(下同)

文/王晓慧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协调,科技企业输出技术与平台,公益组织发挥帮扶与动员作用,共同为残疾人声音价值发掘与数字就业保驾护航。

近日,一项旨在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掘残疾人声音价值、开拓数字时代就业新路径的公益计划在京启动。该名为“AI助残——残疾人声音价值传播助残行动”的项目,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与科技企业北京灵伴即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标志着科技助残事业在声音经济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该项目是对国家《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的积极响应与实践。我们正从传统的帮扶模式,转向通过科技赋能个体潜能的新模式。”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一级巡视员王响平表示,这项行动的核心是帮助参与者将声音特色转化为可持续开发的“数字资产”,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关键转变。

据记者了解,该行动的核心技术支撑来自灵伴智能的“AI替身”技术。灵伴智能首席执行官现场介绍,参与者只需录制2小时的有效干音,即可训练出一个高度拟真的个人声音模型。该模型能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将文字转换为参与者本人的声音,并可应用于有声书、广播剧等多种商业场景,所产生的收益将由平台与参与者共享。

“这不仅仅是创造一份收入,更是为参与者打造一份可传承的‘声音数据资产’。”灵伴智能CEO陈博强调,公司将全力降低技术门槛与成本,助力参与者“零负担”拥抱AI新机遇。

启动仪式现场,多位受邀到场的潜在参与者表现出极大兴趣。有代表发言称,该计划为他们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可能”,让他们认清自身独特优势,摆脱固有局限认知。

未来一个月,该行动将正式开放线上渠道,面向社会招募首批“声音合伙人”。入选者可享受项目组提供的系统线上培训与线下专业录制支持,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此举不仅是残疾人就业模式的创新突破,更是“技术向善”理念的鲜活实践,为数字时代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共享科技红利,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编辑:周南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