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那头是一位喉咙插管、鼻子插着输液管的奶奶,她躺在 家里的 病床上, 因为化疗 留着平头。当我问,您是忘记 了微信支付 密码吗?对方 竭尽全力想 张大嘴喊出声 来 ,但是发不出任何声音,眼泪顺着眼角 默默地 流了下来。” 重阳节前夕,在重庆的一个客服基地, “ 00后 ” 谭威 回忆起 去年8月 的一段服务经历时,仍然颇为动容。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幕,忘不了那位奶奶痛苦 无助 的表情。当时,我 心理 波动很大,想到如果哪天我自己的奶奶也面临这种处境,我该怎么办。但是,我不能 有丝毫 表露, 而是 一直保持微笑。 我想着, 一定要 尽力 帮她解决问题 。 ”
每年帮1万多名老人找回支付密码
出生于2000年的谭威来自重庆巫山的一个山村,长相清秀、略带腼腆的他,大学 毕业后就 入 职腾讯 重庆分公司 ,当了 一名 客服,一干就是4年。他现在是 位于重庆的 腾讯客服银龄服务基地的 一名 视频客服。他 和他所在小组同事 的日常工作,是通过视频通话,帮 天涯海角 的65岁以上的微信支付老年用户找回密码。
这个基地是国内首个专门的互联网公司老年人服务基地,基于 腾讯客服 过 去 5年 专项 服务老年用户的经验,于今年4月升级成立,目的是探索如何更好 解决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和AI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 。
![]()
谭威在客服岗位上
早在2020年,为了更好服务对互联网产品不那么熟悉的 老年人 ,微信支付开通了“长辈无忧专线”,老年人一键就可以接入人工电话 客服 。 但是 不少 老年人仍然存在产品操作困难等问题,于是又在2023年11月开通视频服务专线,投入专门的人力,通过视频, 帮 老年人 解决 找回支付密码等问题。谭威和 他所在视频组 同事 , 每年要帮1万多位老年人找回 支付 密码。
“其实, 用户 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找回密码,但很多老人因为 面容 改变、生病插管、患病或手术导致脸部变形等原因, 无法 通过人脸认证。所以,我们会通过视频通话确认, 然后向 老人手机发送一个重置密码链接。这样就方便很多 了。”谭威介绍。
可能是 因为 经常 面对各种遭遇 困境 的老年人,谭威有同龄人 少有 的 沉稳 和淡定。“每当想到岁月对 容颜 的彻底改变,都会 感慨 时间的无情。每当看到视频那头,弥留之际的老人在家人协助下找回支付密码,都会唏嘘不已。”谭威说,“生命 真的 很脆弱,有时薄得像一片纸,一捅就破,或者突然就飞向远方了。”
奶奶人工呼吸把刚出生的他救了过来
“每次接通视频,我都感觉,那头像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和自己说话,很亲切。每次通完后,我都会嘱咐一句,‘天凉了,多添件衣服’,‘天热了,注意防暑’……就是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会让对方非常感动。”谭威这种对老人超强的共情能力,与岗位的要求有关,也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
“我奶奶对我有救命之恩,是她 把我从死神那抢夺了回来 。”谭威说,他 是在家里出生的, 从娘胎呱呱坠地后竟没有呼吸,母亲 当场 就吓晕过去了,当所有人觉得,他已经没救的时候,他奶奶并没有放弃,在一片慌乱之中,她先是帮他顺气,然后不顾他满脸油腻的 胎脂 和羊水 ,给他做人工呼吸, 终于 把他抢救了过来。
因为爸妈常年外出打工,谭威从小就是奶奶带大的,是一名 典型 的留守儿童,所以他对奶奶的感情特别深。“我奶奶虽然是一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但是很明事理,在村里人缘很好。她从小就教我要多从其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要乐于助人。这对我影响很大。”
谭威说,他很多“00后”客服同事其实都曾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现在服务老年用户时,会有更强的代入感,会更能共情。
提起奶奶现在的状态,谭威脸上 难掩 伤感。“4年前,奶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病,非常健忘。每次我回去看她,她总是重复一个问题‘威威,你现在在哪里念书’,我告诉她,我已经工作挣钱了,她满脸 喜悦 ,说‘好好 好 ’,但很快又开始问我在哪里念书了。我知道,奶奶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我和奶奶的交流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谭威是一位用心的小伙子,虽然是在客服的平凡岗位上,但也尽善尽美, 努力 为 老年人提供 最优质的服务。他 工位的桌子上 摆着一 块 镜子, 他可以不时看看自己的形象,桌子旁边还架着一支补光灯,可以给他的脸补补光,以便能以最佳状态面对视频那头的用户。
![]()
谭威桌上摆着一块镜子 , 旁边是补光灯
去年8月,谭威在服务那位 喉咙 插管 的 奶奶找回支付密码时,她 头发 稀疏 、脸带愁容的 爱人在 一旁 协助。谭威在确认 相关事项时 ,那位奶奶已经不能发声了, 只能 以眨眼的方式表示确认。
谭威不时会遇到已难以发声的老人,会让他们点头确认 。 如果不能点头,就张嘴 ; 如果不能张嘴,就眨眼 ; 如果连眨眼也做不到,就通过 查看 用户身份证、面貌,以及询问家人支付记录、让家人提供资料等方式综合判定,尽量帮 老人 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老人们账户上的钱都是救命钱 。 帮他们找回密码,就是帮他们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我是这样理解这件事的。”
在 执行 相关确认程序后, 谭威告诉那位 奶奶的爱人 ,更换密码的链接,已经下发到 她 微信支付的公号上,就是日常微信买东西后出现的支付记录页面。
但和那位爷爷说了好 几遍 ,他仍然不 确定 ,该去哪里找链接。谭威想到, 可以 把 相关 页面打印出来,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老人,就拿出来展示,这样就方便多了。正是这种小小的细节,让服务老人的质量不断提升,也让老年用户倍感 暖心 。
坚持不懈,帮病床上老人解决问题
2024年上半年 一天晚上9点多,正在上夜班的谭威接进了一个视频电话,那头是一位躺在病床上鼻子插管的老爷爷,他想找回微信支付密码 ,以便支付医药费 。 但是他的手 非常虚弱无力,始终无法将身份证 举 到镜头中间 。谭威就耐心地鼓励:“ 加油!再坚持一下,慢慢把手抬起来,您肯定可以的……” 反反复 复说了好多次。
一般 三 五分钟就能解决的密码找回问题,花了40多分钟也没解决。
“因为拖得时间比较久了,那老人有点不好意思了,说了好几次‘要不算了’。 ”谭威说,“但是,我想,哪怕花再多时间,也要帮他解决问题。 我 不断 鼓励 他 继续尝试,当最后终于成功时, 我 俩都非常开心。 ”
“那满脸愁容的老人,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眼角也是湿漉漉的。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工作 真的让人 挺有成就感的。” 谭威回忆当时的情景,仍难掩一丝激动。
“看到视频那头求助的老人,我 经常会 想,哪一天,我奶奶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问题,到时有没有人帮她。甚至等我自己老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这么一天。”谭威年纪不大,但很多话颇发人深思。“我真心希望,每位老人都能 得到 帮助 。 所以,我会像对待自己爷爷奶奶一样,去 帮助 每一位老年用户。”
![]()
谭威通过视频认证帮 一位 老人找回支付密码
平常生活中,谭威会把自己喝剩的空饮料瓶攒起来,把快递包装纸叠得整整齐齐,拿给小区里 素不相识的 拾荒 老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事,但能做一点是一点。”他说。
愿每位老人都能被温暖以待
腾讯客服银龄服务基地负责人高岩 说 :“ 我们 国家正迈向老龄化社会,解决老年人数字 化 难题 很重要 。银龄服务基地就是要让老年人 能 快速找到人工客服,帮他们解决 使用 互联网、AI产品时的困惑,助力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平等享受数字技术的红利。”
自2020年推出老年人专项服务计划以来,基地已累计为3200多万人次老年用户 提供微信支付 、 微信小店 、反诈、社交账号等人工客服服务。“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琢磨怎么把 银龄 服务做得更贴心,比如把 产品 按钮做得更便捷,字体调大些,还提供方言服务,让老人能一键快速电话或视频接入……”高岩说。
![]()
谭威和同事们在 银龄服务 基地工作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预计到2035年左右,这一群体将突破4亿,占比超30%,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6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2.0%。“这么多老人在 使用 互联网,帮他们解决数字产品使用难题、跨越数字鸿沟,确实是个大课题。”高岩 表示 。
有着近20年腾讯客服工作经验的高岩 说 :“很多老年人 其实 挺羞怯的, 使用 互联网产品碰到问题,常常不好意思问子女,怕耽误孩子时间,或者担心孩子不耐烦。所以作为子女, 我们 真得更关注老人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 很 需要 子女的关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服务老年用户时,我们总在想: 如果 屏幕那头是自己 的白发苍苍 的爷爷奶奶, 如果 电话那边是 自己的按键并不那么麻利的 父母,这份服务 是不是可以再 多 一份 耐心 、 多一点体谅 ? ” 她 说 。
每个人家里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老龄化问题是 需要 全社会 更 着力解决 的问题,需要每个人都拿出爱心 、 贡献智慧。解决这个问题,不止是在帮助老人,也是在帮助将来的自己……
岁岁重阳,今 又 重阳,愿每位老年人都能被 温柔以待、温暖 以待。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