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湖北竞逐人工智能产业,产业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0-29 14:11:01

湖北已建成87个人工智能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每年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超5000人,在全国率先培育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加速渗透,产业规模全年将突破1500亿元……

29日上午,湖北召开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张文兵在会上介绍了该省在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湖北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算网存用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系统构建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产业能级为基础、数字底座为支撑、场景应用为导向、生态优化为保障”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湖北省经信厅厅长朱万奎介绍,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107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今年1~9月产业规模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近30%,预计全年将突破1500亿元。

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分新秒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愈发凸显。朱万奎说,截至目前,全省人工智能企业1215家,较去年全年增长49%。其中上市企业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0家,9家武汉人工智能企业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提到,湖北大力发挥人工智能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作用,设立的省级人工智能创新专项,80%以上攻关方向来自于企业,70%以上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100%由企业承担。

“比如,东风汽车牵头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从成立之初的9家单位,已扩容至44家,完整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布了多款高端车规级智能芯片,还孵化出1家高新技术企业。”冯艳飞介绍,我们还推行“科技副总”选派机制,从高校院所遴选专家派驻企业,精准对接技术需求,目前已累计选派1476名“科技副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789个,达成项目合作2763个。

经过全链条攻关,湖北近年来产生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人工智能产业成果。在基础层,CC超高层闪存芯片等技术国际领先、国内领跑,黑芝麻智能跨域算力芯片用于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芯擎科技7nm智能座舱芯片打破高通公司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

在技术层,紫东太初4.0多模态推理大模型在多个方面超越GPT-5,应用于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教育等60余个场景。精测电子工业质检大模型准确率达99.95%。华威科柔性电子皮肤产品行业市场占有率达60%。

在应用层,武汉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吸引自动驾驶5G云驾舱全国总部落户。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岚图天元智架”、全球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等一批“首发、首创”产品在武汉诞生。

在运用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作为湖北省属唯一以发展产业为使命的国有企业,长江产业集团累计设立了10多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基金,投资80余个项目,投资金额超110亿。

“目前我们正在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共同筹建新一轮总规模20亿元的长江人工智能基金。”长江产业集团总会计师陈勇在发布会上透露,新基金将重点聚焦智能硬件、算力基础设施、“AI+”行业应用等核心赛道,精准赋能掌握硬核技术、具备创新商业模式与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科创企业。

张文兵指出,下一步,湖北将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基础要素支撑、企业创新能级、普惠应用场景、协同创新生态等重点,进一步培育壮大智能经济,加快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