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擦边、卖惨反复上演,整治直播打赏乱象要直击要害!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9 16:12:21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治理直播打赏乱象不能也不可能是“一阵风”,必须是“持久战”。如何做到依法治理不手软、不松懈,将各项法律法规执行到位、显出实效、形成威慑,是当务之急。

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针对低俗团播引诱打赏、虚假人设诱骗打赏、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和刺激用户非理性打赏等四方面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治(据10月28日新华社消息)。

在网络上为自己喜欢的主播和作品打赏,本是件常见事儿,也能充分表达观众的认可和赞赏。可如今,直播打赏衍生出的乱象却让这个网友和主播双向奔赴的好事变了味。

此次专项行动直接点出乱象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以软色情“擦边引流”的老手段换上团播的“马甲”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引诱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编造“家庭不幸”“暴力霸凌”等虚假剧情诱骗打赏的直播场景反复上演……这些“流量至上”的畸形直播,不但挤占了优质内容的席位,背离了直播行业发展的初衷,甚至导致不少豪掷千金的观众四处举债、妻离子散。

网络生态不能因为变味打赏走向病态,狂热非理性的直播打赏需要“降降温”。事实上,近年来关于网络直播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备,已经为行业发展立好规矩、划定红线。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明确,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在网络表演直播平台消费,不得以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炒作。《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等,也对“实名打赏”“未成年人不得打赏”“最高打赏金额限制”“处理暗示诱惑打赏”等问题作出更细致明确的规定。此外,可以明确的是,针对一些涉及打赏的违法犯罪情形,可依法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如打赏活动中有洗钱、诈骗等犯罪行为,打赏资金来源于违法犯罪活动,主播通过假公益、编造悲惨故事、赌博等手段诱骗打赏等等情形。

但几年的治理成果难掩一个现实状况:直播打赏中老问题频频重现,新问题层出不穷。可见,治理直播打赏乱象不能也不可能是“一阵风”,必须是“持久战”。如何做到依法治理不手软、不松懈,把各项法律法规执行到位、显出实效、形成威慑,是当务之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有相应的具体举措,一方面深挖负面典型,对纵容低俗露骨、坑蒙拐骗直播内容的平台,及屡屡挑战底线甚至罚而不改的MCN机构和主播,给予严厉惩戒,增强震慑力;另一方面着眼平台治理,督促网站和平台细化审核标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总之,要对网友反映强烈的网络顽疾“反复抓”“抓反复”,切实解决一批重大、突出问题。

当然,歪风要刹,乱象要治,也要推动行业向前。目的只有一个:以精细化治理促进行业良性持久发展。希望平台、MCN机构和主播清醒认识到:想要在直播行业中实现长足发展,靠毁三观、无底线的引流吸金已经行不通了。优质新颖的内容输出、向善向上的精神供给,才是流量的终极密码。

原标题:《擦边、卖惨反复上演,整治直播打赏乱象要直击要害!》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董思韵

本文作者:检察日报正义网

题图上观题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