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随着大型科技股表现强劲,美国东部时间10月28日,美股三大指数再创历史新高。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34%至47706.37点,标普500指数上涨0.23%至6890.89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8%至23827.49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全球技术大会(GTC 2025)上宣布了一系列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淡化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这番言论帮助缓解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投资泡沫的担忧。“全球股王”英伟达28日收涨4.98%,报201.03美元,刷新历史新高,总市值逼近5万亿美元。苹果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继英伟达和微软之后第三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大型科技公司。最新款iPhone的强劲需求缓解了市场对其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进展缓慢的担忧。
不过,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美股高歌猛进之际,一系列隐忧也开始浮现。
在美股再创新高背后,英伟达是重要催化剂。
黄仁勋公开表示,人工智能模型现在已经足够强大,客户愿意为它们付费,这将证明昂贵的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是合理的。“我不认为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我们正在使用各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我们正在使用大量的服务,并且很乐意为此付费。”
根据他的预测,英伟达最新一代芯片的发货量将达到2000万颗,而前一代芯片Hopper整个生命周期的出货量总计也只有400万颗,未来六个季度业务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黄仁勋还称,Blackwell在亚利桑那州“全面投入生产”。
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所长吴起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股本轮上涨由积极的宏观政策、强劲的企业盈利以及对AI的持续乐观情绪共同推动。
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高企,吴起涤认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为成长股提供了估值支撑,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也为降息铺平了道路,强化了市场信心。
10月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通胀数据全线低于预期。9月CPI环比上涨0.3%,低于今年8月和市场预期的0.4%;同比涨幅为3%,也较预期低了0.1个百分点。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后,9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均较8月涨幅和市场预期低了0.1个百分点。
企业盈利也超出预期。截至10月28日,在已公布财报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87%的公司每股收益超预期,大型科技股和部分消费公司保持了良好的利润增长。
吴起涤还表示,AI也助推了市场情绪。黄仁勋强调,AI市场需求真实,市场仍处于“良性循环”阶段,并预测新一代芯片发货量将大幅增长。同时,高通也宣布推出数据中心AI芯片,股价单日大涨超11%,进一步点燃了市场对AI产业链的热情。
自2022年10月的低点以来,美股的大部分涨幅是由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推动的,企业承诺实施惊人的资本支出计划,支持了投资者的看涨观点。
瑞银证券对冲基金衍生品销售主管Michael Romano表示,现在推动风险资产继续上行的催化剂并不少,曾经被视为年末预测天花板的7100点正迅速转化为基准情形,市场已经在提前兑现明年的上涨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美股而言,AI热潮能否持续是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在吴起涤看来,AI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关键区别在于,AI投资热潮有真实存在的企业级需求。一方面,AI自问世以来的普及速度远超个人电脑或互联网;另一方面,虽然科技巨头们的资本支出规模庞大且仍不断增长,但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健康的经营性现金流,而非过度依赖杠杆。这也与黄仁勋观点一致,他指出,客户愿意为强大的AI模型付费,以支持昂贵的运算基础设施扩建,AI已进入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良性循环和转折点。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S. Roach)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是滞后的,反映到市场上会有泡沫风险。投资者过早计入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这种时间错配可能会导致非理性市场狂欢。
在科技巨头之外,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可能被忽视?AI热潮下一波受益者是哪些?吴起涤认为,未来可关注底层基础设施与硬件,如高速光通信模块、电网与能源系统等;中概股与新兴市场层面,可关注硬件自主可控相关个股。
需要警惕的是,在美股高歌猛进之际,一些坏消息也不断出现。
由于对短期就业机会的担忧,美国10月消费者信心降至六个月低点94.6,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更多依据。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调查显示,消费者评论中对美国国内政治的提及“显著上升”,“持续的政府停摆被多次提及为主要担忧”。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22天,成为历史上第二长的联邦政府关门纪录。
美国历史上持续最长的政府关门发生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当时停摆了35天。美国预测市场平台Polymarket上的赔率显示,投注者认为此次政府关门将成为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美国银行分析师Savita Subramanian警告称,以历史标准衡量,标普500指数似乎有些贵,其估值甚至高于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繁荣时期。虽然这一次推动指数增长的公司财务状况似乎更强,债务也更少,但他们仍然看到了一些投资者不应忽视的风险。
首先,尽管市场增长似乎强劲,但熊市的迹象正在闪现,过去几个月表现不佳的指标包括高市盈率、信贷指标等。
其次,人工智能的繁荣与消费者的适应力不一致,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会迫使企业裁掉更多的白领员工,而这些人曾帮助推动了强劲的消费支出。
第三,美国政府购买股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更多时候是出于救助,而非战略投资。这本身有风险,增加了复杂性。
第四,美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很高的风险。围绕关税影响的“宏观迷雾”,以及美国政府停摆期间缺乏新数据,让投资者盲目投资。
最后,Subramanian还对私人信贷领域近期出现的担忧发表了看法,称其为“金丝雀和蟑螂”。最近的信贷事件表明,可能会有更多“蟑螂”出现。
本周科技股财报成为美股面临的最紧迫考验。Roundhill Financial首席执行官Dave Mazza表示,如果科技股有任何令人失望的迹象,或对人工智能支出未见回报产生疑问,投资者会迅速对它们施以惩罚。另一方面,稳健的超预期业绩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将标普500指数送上7000点关口。
在美股高歌猛进持续创新高之际,吴起涤对记者表示,未来存在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估值、地缘冲突等风险。美国经济数据分化,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再次下滑,接近疫情期间的低位水平;市场估值与情绪处于高位,美股持续创新高后,估值已不便宜,市场对任何不及预期的消息会变得非常敏感;在美国政策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下,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经济数据、通胀走势及美联储的政策信号,警惕市场情绪转向。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