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公司当地时间28日宣布,计划裁减约1.4万名公司职员,以精简运营、加快人工智能部署。此次裁员是亚马逊在疫情期间经历需求激增后进行的战略性收缩。当时,为应对线上购物和云服务的爆发式增长,亚马逊曾大幅扩招,全球员工总数一度攀升至约154万人。随着市场回归常态,过度招聘带来的成本压力日益凸显。
过去两年,亚马逊已在多个部门裁减了少量岗位,涉及设备、通信、播客等领域。新一轮裁员可能会涉及亚马逊内部更多部门,包括被称为“人员体验与技术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设备与服务部门以及运营部门等。
而更为根本的驱动因素来自于人工智能。亚马逊人力体验与技术高级副总裁贝丝·加莱蒂在内部信中强调,人工智能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使企业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新。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今年6月曾明确表示,随着AI技术加速应用,公司部分工作的人员需求减少,而新的工作对人员的需求在增加。
近日,亚马逊还推出多臂机器人“蓝鸟”,能够同时执行挑选、存放和整合货物等多项任务。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估计,自动化仓库的推广结合成本降低,到2027年可能为亚马逊节省高达40亿美元。
亚马逊还宣布正为送货员开发一款AI眼镜,不仅能帮助送货员在驾车途中提供详细导航指引和危险提醒,还能扫描包裹,协助完成送货任务。亚马逊物流副总裁贝丽尔·托梅在硅谷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减少重复性工作和帮助司机快速定位车内包裹,这款眼镜预估能使每8到10小时班次的工作效率提升约30分钟。
贾西表示:“如果你相信公司的使命是让客户的生活每天都更轻松、更美好,并且相信所有的客户体验都将被AI重新定义,那么你就必须在AI领域积极投资,而这正是我们在做的。从我们正在构建的1000多个AI应用程序,到下一代语音助手‘Alexa+’,你都能看到这种投入。”
追踪科技行业裁员情况的网站Layoffs.fyi显示,亚马逊本次计划裁员至少是自2020年以来科技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亚马逊是美国第二大私人雇主,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全球员工总数超过154万人,大多数为仓储工人,公司职员约35万人。
另外,安迪·贾西还在推进一项组织架构改革计划,核心目标是“减少层级、扁平化结构”,以解决内部“过度官僚主义”问题。
公司已设立匿名投诉热线,用于收集运营低效的案例。该热线目前已收到约1500条反馈,并推动了超过450项流程优化。
同时,公司正寻求深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通过机器人技术替代部分人工岗位。这一转型虽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但也将直接导致部分传统岗位的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裁员举措与亚马逊强劲的财务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净销售额增长13%,净利润同比飙升229%;第二季度净利润亦实现101%的显著增长。
而裁员之际,亚马逊仍在关键领域持续加码投资。10月23日,公司宣布将投资超过40亿美元,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配送网络规模扩大两倍,重点布局方向瞄准小型城镇及农村地区。预计到2025年底,“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将覆盖超过4000个小型城镇。此外,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假日销售高峰,亚马逊计划招聘25万个季节性岗位,与过去两年的规模持平。
亚马逊的裁员并非孤立事件。根据Layoffs.fyi统计,今年迄今已有216家科技公司裁减了近10万个岗位,而2024年全年科技行业裁员总数已达15.3万人。GlobalData董事总经理Neil Saunders在声明中表示,此次裁员是对亚马逊企业部门的一次“深度清理”。“不同于塔吉特的裁员,亚马逊目前仍处于实力强劲的状态。公司业绩增长稳健,无论在美国还是海外市场都还有巨大的扩张空间。”
但他同时指出,亚马逊同样无法完全免疫于外部压力。“随着全球市场收紧、基础成本上升,公司若想保持良好的利润表现,必须采取行动,尤其是在物流和AI等高投入领域。”
近期,其他科技巨头的裁员举措也接连不断。微软今年已削减约1.5万个岗位;meta上周在其人工智能部门裁减约600人;谷歌在云部门削减了100多个设计相关职位;赛富时9月裁员4000人,并明确将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列为推动因素之一;英特尔则以2.2万人的裁员规模成为今年已经裁员最多的科技企业。
北京商综合报道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