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消息,最近蔚来在南京的用户见面会,李斌直言:“老被人问候一下蔚来什么时候倒闭也挺烦的。如果你的朋友买了别的品牌的车,你买了蔚来,蔚来混得不好,时间长了你也没面子。”
![]()
图源:微博
这番话,算是李斌摇下车窗,直接面对了这场席卷而来的舆论风暴。他承认蔚来过去“做什么事都看得太长远”,现在必须调整策略,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经营紧密结合。说白了,就是不能再只顾仰望星空,得先学会在地上站稳。
有网友调侃,蔚来现在相当于“从ICU转普通病房,不过再转ICU比出院概率更大”。话虽糙,但理不糙,至少说明大家仍在关注它的命运。
![]()
图源:快科技
但玩笑归玩笑,李斌这话背后是真真切切的战略大转弯。
从去年三四季度开始,蔚来就改了花钱逻辑:以前是“该花花该省省”,现在直接调了顺序——先算清楚怎么省,再琢磨怎么花。内部还推行“全员经营”,核心就一条:每件事都得算账。那些既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又不能给公司赚钱的事,一分不花。
这种“抠门”已经体现在实际体验中。一些车主发现,曾经引以为傲的服务似乎有所缩水,NIO House的专属体验在调整,全职顾问部分被兼职替代,活动频次也有所减少。
更早之前,蔚来裁员砍了44.8%的用户体验岗,现在又压缩服务成本,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蔚来赖以生存的“用户粘性”根基是否会因此动摇?
![]()
图源:微博
然而,省钱节流的同时,开源更是当务之急。
好在近期的销量给了些许底气。刚出炉的10月数据显示,蔚来交付了20976台新车,同比增长30.4%,并已连续6个月保持在两万台以上。更关键的是,其成交均价在高端市场中仍超过30万,比特斯拉还高近3万,说明核心用户基本盘没崩。
然而,卖得动,不等于赚得到钱。
面对巨大的亏损数字,李斌喊出了“四季度必须盈利”的目标,但其前提是月销量需大幅攀升至5万辆,毛利率要达到17%-18%,这与当前月销两万多的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方面,同行已有教训。理想汽车前阵子推出“保险补贴”,实为变相降价,导致刚提车的L系列车主集体吐槽“一天亏掉两个月工资”。如何处理新品推广与老车主权益之间的平衡,成为所有新能源品牌的共同课题。
相比之下,有的品牌在调整价格时,通过为已购车主提供“保价权益”等方式,就显得更为聪明和负责,有效维护了品牌信誉。李斌显然明白,老车主才是品牌最宝贵的资产。
![]()
图源:蔚来汽车
小雷看来,李斌这波“自嘲式坦诚”其实颇为高明。既戳中了车主的“面子焦虑”,把用户拉进“命运共同体”;也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那个只会烧钱谈未来的蔚来已经过去,现在登场的是懂得算账的“务实版蔚来”。
李斌这次主动玩梗,像是一次压力释放,也像是一场公开承诺。当一个企业开始敢于自嘲,往往意味着它正在走向成熟。
接下来的路,蔚来得一步步踩实。毕竟那么多车主的信任和“面子”都押在这儿,正如李斌所言:“把公司经营好,是对用户最大的责任。”
而现在,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份责任被兑现。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