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为了吸引你买手机,厂商们已经开始在参数页上动起手脚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差评XPIN 时间:2025-10-31 00:07:11


前段时间,华为在 Mate XTs 的国内发布会上,终于公布了自己手机所用的麒麟芯片型号。


当余承东说出“我们搭载的是麒麟 9020 芯片”的时候,弹幕上几乎全是“卧槽”。

毕竟,华为上一次具体的提自家手机芯片,还是2021年介绍 Mate X2 的麒麟 9000 的时候。

华为没法在官网上公布麒麟芯片,固然有自己的难处。但这也让托尼发现了一个问题,以前咱们大家都默认了,厂商们在官网页面必须注明自己产品的信息。

但实际上,厂商是可以不写的吗?


为此,托尼特意去翻了翻相关资料。结果发现,目前并没啥关法律规定,厂商们必须在官网列出哪些参数。这也就是说,手机厂商完全可以不在官网把参数写全。

欸?那除了华为这种特殊情况外,会不会有其他厂商利用这个漏洞在参数页上做文章?

在对比了各家的官网的信息后,托尼发现这玩意儿还真是有点说法在的。


根据托尼查到的资料,一般像手机最基础的规格参数,厂商们是不敢含糊过去的。

具体来说,像是手机的外观尺寸、显示参数这类基础参数,几乎是必放的,即便有些手机的屏幕参数比较惨淡,但也没有厂商敢去糊弄这些东西。


另外,像网络频段、支持的运营商类型、蓝牙协议和卫星定位信息,这类通讯相关的参数,厂商们也不会随意隐瞒。

除此之外呢,对于像素、光圈之类的信息,它们也都会老老实实提供给咱们。


简单来说就是,绝大多数的厂商们在一些最基本的参数上,还是比较诚实地给出了对应的数据。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数据实在是过于基础,不往上放属实是有点说不过去;而另一方面,像拍照像素、存储大小之类这种参数,对大众来说是比较容易想到的,也不太好隐瞒。


而在这些地方之外,可就是这些厂商们搞小动作的高发地了,各家在这些地方的表述经常会有些模棱两可,甚至是直接闭口不提的。


比如前些年网上讨论很多的USB接口性能,当时就有小伙伴发现,很多售价四五千的旗舰机,USB接口依然只能支持USB2.0的协议,引起了很大的一波讨论,那时候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有老哥在网上声讨厂商。

时至今日,虽然不少厂商已经在自己旗舰机上标配USB3.0以上的接口了,但仍旧有部分厂商还坚定的停留在USB2.0。

在这种 USB2.0 的产品参数页上,它们对于接口性能的介绍,也只是用一句 “ Type-C ” 简单带过。


顺带给大伙提醒一下,即便你的手机支持 USB3.0 以上的协议,手机盒内厂商附赠的数据线也不一定支持对应的高速传输协议。

并且,大部分手机的参数页都不会注明这方面的信息,要想知道自己数据线是否支持,只能自己上手试一试。

少数厂商会标注附赠的数据线是否支持高速传输协议


而在指纹识别方面,尽管这两年厂商们都在宣传,自家旗舰机上的超声波指纹(主要优点是不会有光斑晃眼)。


但当自家其他机型使用的是短焦指纹时,便只会默默地在参数页面写上支持指纹识别功能。


至于说各家旗舰机主要发力的影像方面,猫腻就更多了。

就拿视频录制来说,有些厂商虽然会告诉咱手机支持 4K60 帧的拍摄,但它不会告诉咱这个状态下是否支持变焦,在打开防抖模式下能不能拍 4K 60帧 。


甚至有些厂商会直接写一个最高支持 8K 了事,连具体的帧率也不会告诉咱们。(不是哥们儿,你这也太简洁了吧。


并且,这些摄像头的传感器具体是哪家的,大部分厂商也不会告诉咱们。

即便是有些厂商写了这玩意儿,也只是选择性地告诉用户,对于表现参数一般的传感器型号直接就给省略掉了。。


而对于手机的盖板或是边框用料方面,大部分厂商直接就一点也不提了,如果想要具体了解,似乎只能线下去实际上手体验一下摸摸看了。

另外还有像苹果之类的厂商,连电池容量这类参数也不会往上放。

你要是不跑个测试,压根不知道这玩意儿电池容量究竟有多大,在它们官网,只会告诉你这块这台手机视频播放可以用多少个小时。


另外,哥们儿连内存大小也是从来都不告诉大家的。比如今年的 iPhone 17,如果没有人测试的话,压根没人知道果子依旧在6000块钱的手机上用 8G 的内存。

而像咱们开头提到的,华为会在手机参数页删去芯片型号的行为,也不是它的独创。

咱们的另一家国际大厂,三星就也是如此,虽然在官网的概览上,注明了使用的是骁龙 8 Elite,但是在它的官网参数页面上,一直都没有芯片型号的具体展示。只会标注上主频和核数。( 话说标注八核这个行为,是不是有点文艺复兴。。。


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像厂商们推出的各种护眼功能,大家都很喜欢在参数页强调自己屏幕是护眼的,但很少有厂商会把具体的参数写出来,只是给咱们一个护眼的概念。

没有强制的数据说明,就会让消费者弄不清到底是什么水平。稀里糊涂买产品。


托尼在对比各家手机参数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现象。那就是越便宜的手机,厂商越会再说上面写很多可有可无的软件功能,来丰富自己的参数详情页面。

比如有些入门机的影像方面,厂商们发现自己确实没啥说的,但又觉得只写那寥寥几个数据有点难看,所以就连支持录像、滤镜、美颜这种功能都开始往里写了。。


总得来说,虽然这些厂商的参数详情页信息密度都很高。让人看起来感觉非常详细,但也确实是有很多地方是模糊不清的。


除了那些最基本的参数之外,像是在这种用户一时半会感知不到或是比较细节的地方,厂商们会选择性的往上放数据;尤其是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厂商都会选择模糊处理或者是直接不提。

这个时候,咱们即便是详细地看了参数页,也不太容易察觉到某个参数没有写,除非是特意来查询某个数据的。


就像咱们开头所说,手机参数页这方面还真没啥强制法律标准,各家往上写啥,纯看心情。

那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还能保护自己吗?

当然可以,事实上,尽管没有相关法律约束厂商在参数页该放哪些数据,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厂商的宣传做了规定,要求他们不得对参数和功能进行隐瞒和欺骗。


也就是说,尽管厂商可以不在官网放出全部参数,但是假如消费者通过客服等渠道问起的时候,厂商就必须做出答复,否则就犯法了。

最近这俩月,正是各家新机发售的高峰期。可能不少差友们也要打算换新手机了。

托尼这边也建议各位小伙伴在了解手机的时候,多对比看一看厂商在参数页有哪些是没有写的。


尤其是 USB 接口性能、指纹识别、支持的录像规格之类,这种厂商们经常会糊弄过去的点;如果有遇到写的模糊或是没写的,一定要去问客服。

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他们 —— 必须做出回答。

撰文:思熠

编辑:米罗 & 面线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各大手机品牌官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