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深圳宝安区以单批新增102家的优异成绩,刷新自身历年单批培育最高纪录,更成为全国首个单批认定“小巨人”企业破百的行政区。在这份星光熠熠的名单背后,是一个个掌握核心技术、勇攀产业高峰的冠军企业。
10月29日,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半岛医疗传出喜讯,其自主研发的射频皮肤治疗仪“半岛逆时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国内首个获得该最高级别认证的国产“黄金微针”类设备,标志着国产高端医美器械在核心技术与合规化进程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这一张证书,意味着深圳乃至中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为深圳推进“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写下了又一个注脚。
![]()
据了解,“半岛逆时针”在全球首创了“单双混合多模式输出技术”与“动态分层技术”,解决了传统治疗中效果与舒适度难以兼顾的痛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牵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其瘢痕改善效果显著,受试者满意度高达90%。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该产品已获得美国FDA 510(k)认证,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同时获得NMPA三类证与FDA认证的国产射频微针产品,并已进驻多家全球顶尖医疗机构。从国内权威认证到出海获得国际认可,半岛医疗正代表“深圳智造”,在全球高端医美设备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
从“企业”到“产业”:深圳高端医疗器械集群的崛起
作为深圳“20+8”产业集群政策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创新名片”。高端医疗器械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要求极高。在深圳,一家企业从源头研发、临床试验、注册审批到规模化生产,都能在高效的产业生态中找到支撑。半岛医疗在全球射频领域布局的232项技术专利,其中已授权85项,正是深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源头创新的成果体现。
从政策引导到资本助力,从人才聚集到临床资源丰富,深圳正全力构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半岛医疗这样的“小巨人”企业,既是这个生态的受益者,也正成为推动其不断壮大的核心力量。“在深圳,我们不仅能找到顶尖的人才,还能快速链接到上下游的优质供应商,政府在政策扶持、审评审批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半岛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这种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催生了一大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共同构筑了深圳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从“园区”到“城区”:宝安“智造强区”的产业土壤
将目光聚焦到宝安,这个传统的制造大区正在向“智造强区”加速蝶变。作为深圳的产业压舱石,宝安区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为硬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半岛医疗正是从这片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参天大树”,企业拔节生长的背后,是宝安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托举。
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最终要落脚于精密、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宝安数十年来沉淀的强大供应链管理能力、精益制造经验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半岛医疗这类企业将前沿的研发图纸转化为高质量的终端产品,提供了“工程化”支撑。这种从“制造”到“智造”的平滑过渡与能力继承,它大幅缩短了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时间。
当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已然是宝安的“标配”,真正让其在“小巨人”竞赛中脱颖而出、实现领跑的“胜负手”,又是什么?
在宝安,一场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的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正在重塑产业生态。面对高端医疗器械这类技术迭代快、研发周期长的硬科技赛道,宝安区主动以“首席服务官”角色重构政企关系,通过政策工具的精准适配和跨部门协同机制的深度构建,将政务服务从“大水漫灌”升级为全链条“靶向供给”,在企业创新链的关键节点构建起“滴灌式”支持体系。
“政府服务不只是行政审批的终点站,更是创新接力赛的助跑棒。”半岛医疗相关负责人坦言,正是宝安区在医美器械三类证注册等关键环节提供的“制度陪跑”,让他们得以心无旁骛地突破技术壁垒。
从一家初创公司到掌握全球领先技术的行业头部企业,半岛医疗的成长轨迹,印证了宝安区治理逻辑的跃升,这种以企业创新节奏为节拍的治理进化,正为“深圳智造”持续注入新动能。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潘莹瑜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