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从可穿戴、智能家居到具身智能,边缘AI猛踩油门,Arm软硬生态大招铺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智东西 时间:2025-10-31 12:16:47


智东西
作者 云鹏
编辑 漠影

当前,随着AI技术与各类设备的加速融合,AI早已不再局限于云端,而正在向边缘和端侧加速落地。据SHD Group预测数据,到2030年,边缘AI SoC市场营收或达千亿美元规模。


从应用层面来看,边缘AI能带来时延、安全、能效、成本和稳定性等多方面优势,但也在技术和生态层面带来诸多挑战。


举例来说,智能摄像头正通过本地运行更复杂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工业传感器也更多在本地处理更复杂的AI模型,这类设备的本地运行模式,确实能带来更低时延与成本;但随着设备侧数据量持续攀升,工作负载达到新量级,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也被提升到了空前高度。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物联网厂商迫切需要新的AI算力底座帮助他们进行快速创新和扩展,行业正呼唤技术层面更高效、生态层面更完善的新解法。

近年来,作为计算平台领域重要玩家之一的Arm,对AI的发展一直保持着敏锐嗅觉,其诸多重要策略均直指AI给各领域带来算力挑战。从数据中心、汽车、手机、PC到IoT,基于Arm生态的AI计算平台已经无处不在。

聚焦边缘AI领域,Arm于今年二月发布了全球首个专为物联网及边缘AI工作负载优化的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推动物联网行业加速迈入AI时代。如今,该计算平台将正式通过Arm技术授权订阅模式中的Arm Flexible Access模式开放获取,为边缘AI产业发展进一步注入新动力。

一、底层架构创新下放,Arm新平台直指物联网AI融合痛点

纵观当前AI技术的发展,AI大模型“小型化”趋势突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小模型开始拥有更为出色的AI性能;与此同时,Agent智能体浪潮涌起,Agent成为各类垂类专业模型的“大管家”,调度各类设备、统筹各类边缘和端侧数据,高效处理复杂的现实任务。

物联网设备的AI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正如Arm所指出的,下一波AI计算创新浪潮将在边缘侧展开,在那些让智能更贴近数据产生源头的设备、接口与系统中蓬勃发展。

在这样的确定性之下,如何让物联网设备可以更好地在边缘侧落地AI,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整体来看,Armv9在物联网领域的下放,提供了智能边缘设备大规模部署所需的高性能与高能效,其内置的安全机制还能兼顾数据安全,而架构本身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更为后续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首先,AI时代最核心的是AI性能。Arm最新的边缘AI计算平台将性能拉满——通过集成增强的Armv9的Neon和SVE2向量处理技术,在ML性能方面,Cortex-A320相较于前代超高效CPU(Cortex-A35)提升了高达10倍的ML计算能力,标量性能提升了30%;相较于去年推出的基于Cortex-M85的平台,新平台的ML性能提高了8倍之多。目前新边缘AI计算平台已经可以支持参数量超10亿的端侧AI模型。

Arm物联网事业部硬件产品管理高级总监Lionel Belnet在与智东西等媒体的交流中提到,Arm在边缘AI的Armv9产品矩阵可从超高能效的Cortex-A320一路展开到最新发表的超高性能C1-Ultra,达到边缘AI全场景的覆盖。


能效方面,Arm架构本身以低功耗著称,而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中包含了Armv9架构的超高能效CPU——Arm Cortex-A320,它的能效比较Cortex-A520(Arm的高效Armv9.2 CPU)提升了50%,进一步降低了功耗。

需要指出的是,能效对应的是企业成本,这对物联网这种对功耗要求严苛的行业至关重要,这也是Arm架构在该领域广受欢迎的原因。

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点是安全性。为了应对大量数据在边缘侧的采集、计算带来的数据隐私安全的风险,Arm将Armv9的一系列先进安全技术下放到边缘AI市场,如指针验证(PAC)、分支目标识别(BTI)和内存标记扩展(MTE),给边缘侧的关键应用与数据安全提供了扎实的防护。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色AI能力、高安全性的基础上,Armv9架构的高扩展性、灵活性同样给物联网厂商们带来了开发层面的极大便利。

此外,边缘AI普及面临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软件开发和部署的复杂性,这正是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软件生态系统发挥优势的关键所在。

今年初Arm将开源AI库Arm KleidiAI扩展到了物联网领域,迄今已与几乎所有主流物联网AI框架进行集成。简单来说,Arm KleidiAI可以让开发者无缝地利用到Armv9架构的先进功能和灵活性,简化边缘AI开发流程。

根据官方数据,在Llama.cpp上运行微软Tiny Stories数据集,KleidiAI的集成给新的Cortex-A320可以带来70%的性能提升,同时KleidiAI兼容Linux、Zephyr等操作系统,灵活性大幅提升。


可以说,从性能、能效、安全到开发生态,新的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给物联网拥抱AI提供了新解法,让物联网赛道的厂商和开发者们能够更快抓住AI新机遇,加速边缘AI的落地。

二、进一步降低技术落地门槛,Arm生态“朋友圈”加速扩容

做好了物联网边缘AI落地一揽子解决方案还不够,Arm还进一步降低先进技术获取门槛,直接将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Cortex-A320与Ethos-U85,正式引入Arm技术授权订阅模式中的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之中。


直观来看,Arm从市场切入路径、成本结构、创新效率等方面给厂商带来价值,让技术更好地“落到实处”,让所有中小企业能更好获益,加速实现AI普惠。

凭借这一模式,Synaptics、树莓派、Weeteq、Hailo及SiMa.ai等合作伙伴已成功打造出具有开创性的边缘AI技术,在物联网诸多细分领域加速落地。

根据官方数据,目前基于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的合作伙伴已经实现超400次成功流片,活跃成员数量超过300家。在落地中国后,已有超过70家国内客户采用了该技术授权模式,进行产品创新开发。

结语:边缘AI风暴狂涌,Arm技术生态迸发巨大潜力

当前,边缘AI的发展,促使行业对硬件和软件异构性、顺畅开发和规模化安全性三方面的需求猛涨,边缘AI计算创新势在必行。

Armv9架构的诸多特性、出色的AI能力基础、完善的软件和生态支撑,都给行业各路玩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新的Arm边缘AI计算平台无疑会成为新一轮物联网创新的催化剂。

展望未来,AI向边缘、端侧的转移已经成为行业确定趋势,边缘AI正在加快各种技术设备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一未来趋势下,Arm依靠硬核技术创新底色、灵活的技术获取模式以及深厚的开放软件生态系统,无疑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物联网玩家在AI时代搏浪的坚实基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