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华裔创立,全美外卖霸主,DoorDash的另类崛起之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琳 砺石商业评论 时间:2025-10-31 13:01:00
从斯坦福宿舍一路走向纳斯达克之巅,DoorDash凭借对美国社会结构的敏锐洞察,发展成为了“全美外卖霸主”。

砺石商业评论 王剑

2025年的夏天,一场声势浩大的外卖三国杀闹得沸沸扬扬。

美团、京东、淘宝纷纷砸下重金,从补贴大战到即时零售布局,把外卖赛道的竞争推向了白热化。

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外卖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作为全美最大外卖平台的DoorDash始终稳坐龙头宝座,不仅没有新玩家敢轻易入局,甚至还以38.6亿美元收购英国外卖平台Deliveroo,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这种鲜明对比不禁让人疑惑:为何美国没有出现外卖三国杀?

而这家由三位华裔创立,甚至一度被网友戏称为摸着美团过河的美版美团,又如何在短短数年时间,从斯坦福宿舍的简陋网站,成为市场份额超过65%,市值超600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逆向破局:在地广人稀的郊区发现百亿市场

2013年,中国的外卖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饿了么与刚出现的美团外卖激战正酣。

来自大洋彼岸的DoorDash,也因市场需求应运而生。

这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学生Tony Xu(徐迅)与同学Andy Fang(方安迪)、Stanley Tang(斯坦利唐)在帕洛阿托的一家中餐馆调研时,听到老板娘抱怨,店内有很多外卖订单,可因为人手不足,无法及时配送。

彼时的美国虽然已经有了外卖平台Grubhub,但也只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并没有外卖团队。三位华裔学生经过进一步调研后发现,全美100万家餐厅中仅有2%提供外卖服务,要是能打通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那美国的外卖市场也大有可为。

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立即点燃了他们创业的火花,三位年轻人很快就建立一个名为帕洛阿尔托配送(Palo Alto Delivery)的网站,上传了周边8家餐馆的菜单,并留下一个虚拟电话号码作为订购热线。

这些现实因素叠加,使得DoorDash平台后来招募的700万配送员中,超过六成都是女性,且多为全职宝妈,不仅成为DoorDash运力储备中的意外收获,甚至也成为迅速超过竞争对手的秘密武器。

因为这些女性对平台的忠诚度更高,工作也更为细致,还凭借其特有的亲和力更能赢得客户好评。

在稀缺市场和口碑的共同加持下,到2018年,DoorDash在全美郊区市场份额已达58%,为后续超越Grubhub和Uber Eats埋下伏笔。

2020年12月9日,被誉为美版美团的全美最大外卖服务平台DoorDash成功上市。其股价在当日相较于上市价飙涨86%,收盘时达到每股189.51美元,估值高达602亿美元。

不过,DoorDash能取得如今惊人的成绩,自然不只是找到了合适的配送员团队,更关键是其逐步构建起能够相互赋能的三方生态闭环。

生态构建:借鉴与超越,从外卖平台到三方共赢的飞轮

在DoorDash刚起步阶段,彼时美国外卖市场中,Grubhub还在固守信息中介轻模式,Uber Eats也依赖出行流量进行着野蛮扩张,并未将其放在眼里。

虽然从创业之初,DoorDash团队就对中国外卖企业的平台概念很感兴趣,但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尤其是美国地广人稀、劳动力成本高、消费需求多元的社会特点,只能进行本土化突破。

比如用户运营上,DoorDash没有复制中国外卖平台的红包补贴模式,而是针对竞争对手,想办法以精准权益实现低成本留存高价值用户。

在DoorDash眼中,最大的对手当数Uber Eats,即便两者之间业务有着明显差异,但后者的背景和规模还是给DoorDash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尽快摆脱竞争对手的阴影,DoorDash立即推出了DashPass会员体系,将Uber Eats 15美元的免配送费门槛降至12美元,并与超市订单联动,以契合郊区家庭杂货采购需求。

DoorDash特意推出5%取餐返现和4.99美元学生月费套餐,对比Uber Eats既无返现福利也未推出学生服务,DashPass会员数也由此轻松超过了Uber Eats。

针对郊区配送距离远的问题,DoorDash还创新推出拼单配送模式,将同一区域的订单打包处理,降低单位配送成本。

其次,广告业务也成为DoorDash增长最快的第二曲线。

DoorDash在2021年就推出了商家广告服务,通过精准曝光位推送帮助商家提升订单转化率,使得客户季度留存率超85%,更在三年内让广告收入同比激增76.5%,年化收入直接突破10亿美元。

而会员费收入则为平台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通过以12美元的免配送费门槛、5%取餐返现等权益为主的DashPass会员体系,直接为平台贡献了40%的订单量,其会员费收入占总营收的12%;而通过与大通银行等机构合作赠送会员份额,获客成本又降低35%,进一步优化了盈利结构。

更关键的是,并购与战略投资也成为DoorDash放大盈利效能的关键引擎。

横向并购上,2022年DoorDash果断以81亿美元收购了欧洲著名的外卖平台Wolt,不仅让DoorDash快速切入欧洲市场,更将Wolt成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引入美国本土,使生鲜采购成本降低18%。

垂直投资上,DoorDash主要聚焦在即时零售生态关键环节:2023年领投冷链企业ChillCart,将生鲜配送损耗率压至3%(行业平均8%);2024年战略投资机器人配送公司Serve Robotics,郊区试点无人配送使长途单成本下降20%,一系列投资使得平台非餐饮GMV占比从2022年的20%升至2024年的32%。

企业收入增加无非就是开源节流,除了不断扩大投资规模,DoorDash也依靠成本控制能力的持续优化,为盈利筑牢了防线。

比如通过迭代智能调度算法,DoorDash成功将每单配送成本从2017年的8.5美元降至2024年的4.2美元,配送员空驶率控制在5%以下。特别是收购Wolt获得了欧洲供应链体系后,平台跨境商品采购成本摊薄15%。

而在末端配送环节,DoorDash则借助最新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推行多模态配送,不断降低人力成本。

正是在多重举措下,2024年第四季度DoorDash的GAAP净利润超过1.4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增至5.66亿美元,为其业绩持续登顶奠定了基础。

而当DoorDash在美本土市场站稳脚跟,市占率突破63%后,全球化也很自然成为其下一阶段的核心战略。

全球棋局:并购与本土化双轮驱动的扩张战略

不同于美团在东南亚从零构建的有机增长模式,DoorDash主打并购为矛、本土为盾模式。即以近乎闪电战的速度快速切入国际市场,同时通过深度本土化适配避免水土不服。

虽然并购是DoorDash打开国际市场的核心钥匙,但DoorDash并未像其他企业那样,刚买下就立即采取一刀切的整合策略。

比如2022年收购Wolt时,DoorDash就保留了Wolt的独立运营团队与品牌,仅输出技术与供应链能力,以此借助Wolt对欧洲消费者习惯的理解,推出了符合当地需求的晚市配送套餐周末生鲜宅配等服务。

因此,在随后半年时间内,DoorDash在欧洲市场订单量增长60%,用户留存率达72%,成功让品牌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正是不断复制这种收购+赋能的模式,DoorDash才得以在两年内进入31个新市场,扩张效率较有机增长提升3倍以上,避免了从零开始搭建团队、培育市场的高成本风险。

进入国际市场只是开始,针对不同区域的文化、消费习惯与政策环境,进行深度本土化适配,才是DoorDash能够在异国他乡依然获得认可的关键。

比如在欧洲,DoorDash为顺应环保趋势,联合Wolt投入2亿美元建立绿色配送基金,推出可降解包装补贴计划,使得用户选择环保包装的订单占比达45%。

而在中东,考虑到伊斯兰文化需求,DoorDash专门开设清真食品专区,支持阿拉伯语服务与现金支付,解决了当地部分用户无法线上支付的痛点。

甚至在美国本土,考虑到存在诸多少数族裔社区,DoorDash又与10万家拉丁裔、亚裔餐厅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菜单翻译、营销方案,将相关餐厅订单量的平均增长直接提升了30%。

可以说,这种不替代、只协同的本土化理念,不仅让DoorDash在新市场的用户满意度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为其后续扩张积累了口碑。

不过,DoorDash的全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推进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监管收紧与区域竞争的双重考验。

比如在监管层面,美国纽约州就拟将平台抽成上限设为20%,这意味着如果政策落地,就可能直接让DoorDash的佣金收入减少约12%。

此外,由于欧盟《数字市场法案》一直要求DoorDash公开算法规则,这也可能削弱其智能调度系统的效率优势。

即便DoorDash如今在行业内可以算是遥遥领先,但美国本土既有依托出行生态维持25%市占率的Uber Eats,也有凭借物流网络主打低价策略,抢占杂货配送市场的Amazon Flex正前后夹击。

而在欧洲市场,来自丹麦的Just Eat Takeaway也以34%的西欧市占率,对其形成直接制衡,更别说已经在中东、东南亚具有先发优势的Delivery Hero,其地位也难以撼动。

好在DoorDash对这些挑战也早有预备,制定了清晰的破局策略:一方面加速非餐饮品类扩张,目标在2026年国际市场非餐饮GMV占比超50%,降低对餐饮业务的依赖;另一方面向收购的平台输出核心技术,通过AI调度系统、广告营销工具提升其运营效率,同时计划2025年底前在欧洲部署5000台配送机器人,降低人力成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