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至31日,一年一度的安博会如期而至。行走在展馆之间,既能看到AI大模型等技术盛宴带来的震撼,也能感受到行业在激烈竞争中显露的发展隐忧。这场安防行业的年度盛会,正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产业转型期的希望与阵痛。
民用安防站上C位,苹果入局引发想象
本届展会上,面向家庭和小微企业的民用安防解决方案成为绝对主角。从智能门锁到AI摄像头,从老人看护到宠物监测,产品形态愈发轻量化、消费级。
某位资深安防人士认为,民用/消费安防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到来,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本土的民用/消费安防企业众多,并涌现出萤石、乔安等行业头部公司,专业安防企业也加速推进民用市场的开拓。本届安博会上,从芯片公司到设备商,民用产品遍地开花。
也正因为本土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拼杀严重。如1.0、1.2大光圈镜头,过去只能在高端设备上应用,当下价格已降至原来的1/3,为全面进入民用领域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如芯片,部分聚焦高性价比芯片的公司,得益于其长期积累,产品价格已做到极致,利润空间极小,强如海思,也不免落入“俗套”,自从供应链危机之后,该公司也在下沉并卷入低端市场价格战。
当然,也有部分企业不愿参与价格战,选择聚焦中高端市场,如为旌科技。
而设备商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除了卷价格,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是重要竞争手段。以监控为例,AI-ISP、宽动态、超低照度不再是专业安防专属,且两者的性能差距越来越小,某设备商最新的民用低照度摄像机,即选用了思特威最新的超低照度传感器,配合海思芯片,夜视效果已与专业监控产品基本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民用安防的崛起,又催生了大批新玩家,其中,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的造摄像头计划备受关注。
根据市场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包括摄像机在内的智能家居产品。笔者走访发现,与2012年华为进入安防引发“狼来了”的担忧不同,仅有极少数人对苹果公司进入安防市场抱有期待,这部分人认为,目前民用安防的创新已做到极致,期待科技巨头如何定义安防。
不过更多人并不看好苹果切入安防市场。与手机市场的高附加值不同,民用安防市场对价格敏感,不符合苹果公司的定位,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安防产业链,技术完备,产品迭代速度快、成本低,苹果公司所处环境并不具备这些竞争力。
AI大模型“遍地开花”,产业链争夺新时代话语权
“全员大模型”成为本届展会最显著的技术特征。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厂商,“AI大模型”“大语言模型”“智能检索”等关键词已成为新的展示亮点。
瑞芯微、富瀚微两家老牌AI SoC芯片公司,除了介绍芯片产品的图像处理能力,宣传重心都压在了AI表现上。
继瑞芯微提出AIoT 2.0概念后,富瀚微也官宣“AI+2.0”战略,后者联合双深科技打造的大模型技术,将应用领域从安防向车载、消费级(门锁、学习机、智能眼镜等)等领域延伸。
设备商方面,专业安防对大模型的应用及开发更为透彻,以苏州科达为例,集中推出海鹰智能视频巡逻、融合通信系统、视图千问大模型助手等一系列公共安全实战产品,从单兵到平台,随处可见大模型踪影,重要的是,相较于消费级应用,专业安防可基于大模型技术实现文本反向秒级检索音视频,让安防的“傻瓜式”便捷应用体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重要的是,大模型技术同时参与到画质等传统安防技术的质量提升中来,利用新一代技术,实现对原有技术再做升级。虽然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头部公司未参展本次安博会,但据笔者了解,他们在大模型技术的打磨和应用上,同样非常深入,甚至铺展的面更广。
现场实际体验发现,视频摘要、语义搜图等功能的准确度确有提升,但同质化竞争已初现端倪。有技术负责人坦言:“现在没有大模型都不好意思来参展,但真正能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应用仍然稀缺。”
大模型在给行业带来变革的同时,或许也在加剧行业分化,拥有算法自研能力的企业逐渐建立起技术壁垒。
小单更吃香!红海竞争下的行业隐忧
展台背后的洽谈区,设备商、集成商、工程商们讨论最多的不是技术突破,而是“回款难”、“利润薄”的现实困境。随着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头部企业为维持增长开始下沉抢夺区域小订单,与中小厂商展开贴身肉搏。
回款难、回款周期长在安防行业长期存在,近年来又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政府负债加重,导致回款难的问题更为凸显,目前国内各级政府已加大了对包括安防在内的公共领域投入的管控,部分项目专项资金也很难全额进入专属账号,导致项目结款难度加大。
受回款难度加大影响,头部大厂也放宽了竞标项目的规模,不再执着于千万级及以上项目,而是选择与中小企业争夺回款难度更小的中小型项目。
而中小企业在头部大厂竞争下,转向民用领域渗透,以规避大厂的直接竞争冲击,如农民房、城中村出租屋项目等。
走访中,笔者还了解到,G端项目出现异常招投标抬头的现象。行业周知,历经多年发展,中国安防市场已经接近价格透明化,因此很多大项目的审批预算与市场实际情况不会出现很大偏差,但某集成商透露,其近期发现,有些项目的审批预算是市场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之高,其坦言:“很离谱,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了。而且是经过正规审批的,所有手续都合法。”
结语
本届安博会如同一场盛大的行业年检,既展示了AI大模型带来的技术澎湃动力,也毫不掩饰地暴露了价格红海中的生存压力。民用安防的C位登场与苹果的悄然入局,预示着市场格局正酝酿变数;而“全员大模型”的喧嚣之下,是技术从炫酷概念走向实战应用的艰难爬坡。
展望前路,安防行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技术升级带来的无限想象,另一边是激烈内卷引发的现实隐忧。未来的赢家,或许不再是技术的盲目追随者或价格的残酷拼杀者,而是那些能精准洞察需求、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真正价值,并能在复杂生态中找到自身独特定位的破局者。这场转型的“阵痛”终将过去,但它所催生的行业分化与重塑,才刚刚开始。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