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中国摩托车商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9月电动摩托车销量为244.56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51%。与此同时,燃油摩托车销量却增长了13.2%。在这一市场背景下,10月28日,全新高端两轮纯电品牌“SCOOX零际”推出首款车型“陆地飞艇”X7,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交付。
在业内看来,这一市场现象揭示了电动两轮车行业正经历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电动摩托车销量下滑与燃油摩托车增长并存的局面,恰恰反映了市场正在重新洗牌。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本的代步功能,而是追求更具个性、更高品质的骑行体验。
电动两轮车行业的下滑与分化
2025年前三季度,电动摩托车市场出现明显下滑。从原因来看,市场分化成为当前两轮车行业最显著的特征。一方面,传统电动摩托车市场趋于饱和,整体销量下滑;另一方面,高端市场却呈现逆势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售价4000元以上电摩的销量同比增速高达87%,复购率也是低端车型的2.3倍。
同时,市场格局基本稳定,雅迪以75.73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这一数字是第二名厂商的两倍多。绿源、宗申、春风动力分别以37.6万辆、33.95万辆和22.52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二至第四名。
此外,新国标的实施为这一轮市场调整提供了政策背景。2019年4月,新国标正式落地施行,将电动两轮车具体分类为电动自行车、电轻便摩托车及电动摩托车,均需要进行3C认证。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的严格限定,加速了行业内众多无资质小企业被淘汰,促使行业从依赖“价格战”转变为重点提升品牌与产品的高端化价值。
面对这一趋势,传统两轮电动车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布局高端市场。雅迪作为最早布局高端产品的老牌企业,推出了城市高端品牌“VFLY”。记者了解到,雅迪VFLY与保时捷设计工作室合作,推出了包括F、L、Y、I、N、G六大系列产品,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电动两轮车。台铃则联合华为推出了超能系列鸿蒙版电动车,台铃赤兔鸿蒙版售价逼近4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企业也争相布局两轮电动车。哈啰、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公司等均推出了新国标智能电动两轮车。小牛、九号等新玩家将冲击高端两轮电动车作为主要切口,与爱玛等老玩家竞争。九号公司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高达30.39%的综合毛利率,成为两轮电动车企中盈利能力的佼佼者。
然而,打造成功的高端两轮电动车品牌并非易事。出行领域资深分析师张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阵痛期。企业必须通过扎实的技术研发、深度的供应链合作和清晰的品牌价值塑造,才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
高端电摩的智能化进军
在此市场环境下,爱玛推出的高端子品牌零际仍然选择进军电摩市场。10月28日,零际在北京举行全球发布会,品牌以“限制清零,玩酷无际”为核心价值主张。
零际总经理王宇宙表示:“我们做的不只是一辆车,而是让热爱一路发生的骑行体验”。这一品牌理念呼应着当下年轻消费者不仅将两轮车视为代步工具,更视为生活方式与个性表达的需求变化。
记者了解到,智能化成为零际破局的核心武器。零际自研了“Zebra零际智行”系统,试图构建一个真正的两轮智慧生命体。据研发负责人戈澎介绍,该系统以 “一芯统领,全域协同” 为架构,集成了四大智能子系统。其中,Zebra mind作为全域智能系统,担当整车智能决策的“大脑”;Zebra link全感交互系统实现面部识别、语音定制与同道社交;Zebra sense全境辅助系统构建360°电子护盾与哨兵模式,提供全方位安全守护;Zebra cloud全时生态系统则负责链接云端,实现数据实时进化。所有智能都运行在Zebra bone车架平台与Zebra ride操控平台之上,配合天脊车架与前置单摇臂设计,实现从智能到操控的全域协同。
作为零际的开山之作,零际X7在预热阶段便收获“陆地飞艇”的美誉。新车型以猎豹奔袭之姿和明日未来座驾为设计灵感,整车线条流畅且充满力量感,展现出“优雅与狂野并存”的特质。
除了新产品,零际产品矩阵的全面规划也显示了其长远布局。基于清晰的品牌战略,零际规划了三大产品系列,覆盖多元化细分市场:“X”都市潮玩系列主打潮酷科技风,融合颜值、科技与酷玩,为年轻人打造潮玩骑行新选择;“S”性能先锋系列定位机甲运动风,将高性能和动感设计、速度与激情完美结合;“C”智享生活系列聚焦简约科技风,轻松应对都市复杂路况,集实用与时尚于一体。
此外,渠道与用户体验也成为零际发力的重点。零际宣布将于2025年12月启动全国试驾活动,并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同时,零际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全国50座核心城市开设首批交付体验中心,将这方空间打造为与用户见面、交流、共同成长的潮流地标。
信达证券分析指出,爱玛推出高端电摩品牌SCOOX零际,将为其打造增长新曲线。中信证券研报也认为,电动两轮车市场容量增长仍有空间。主要包括:电动化尚未结束;以中部及沿海重点区域为代表的部分省份保有量继续提升;供给质量升级主导的单价提升+出口潜力构成下一阶段主要增长来源。
在张弛看来,零际的入局,代表着两轮电动车行业竞争逻辑的根本转变,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从功能竞争转向体验竞争。两轮电动车的未来,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转向科技、个性与自由结合的出行体验。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