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美居App月活破2300万!美的全屋智能发力,还深入人车家生态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雷科技 时间:2025-11-01 22:08:20

十年前,“智能家电”还只是家电企业的宣传亮点。那时的人们惊叹于可以用手机开空调、远程启动洗衣机的便捷。但这些功能的本质仍是“被动响应”,也就是用户发指令,它执行。进入AI时代,消费者的期待变了:他们希望家不仅能听懂人话,还能主动思考、懂得人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的选择在第30届科技月上,重新定义“全屋智能”。10月30日,美的集团以“AInnovation(AI + Innovation)”为主题,在佛山总部展示了AI智能体和智能系统的最新成果。雷科技受邀到现场,参与了这场盛事。小美AI智能体与Air Agent全屋空气智能体双双摘得AI创新金银奖,象征着美的从“单品智能”迈入“AI智能”阶段的跃迁。



(图源:美的)

这个时间点并不偶然。过去两年,国内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深度洗牌期。华为押注HarmonyOS生态,小米推动全屋智能2.0的落地等等。但整个行业仍面临同一个难题:设备虽能互联,却难以“互懂”。不同品牌、不同协议之间的割裂,让“智能家”常常停留在演示层面。AI的到来,为这一困局提供了答案——当大模型与多模态感知介入,家庭环境才真正具备“思考力”。

美的的全屋智能正是这一时代命题下的回答。正如美的全屋智能总经理尚喆博士所说:“我们希望用户不再去操作智能,而是被智能温柔地照顾。”

从单品到智能体,AI重塑居家体验

美的对“智能”的理解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3年,美的就成立物联网研究室,从Wi-Fi模组入手,将家电连上网络。2018年起,美的组建IoT事业部,以美居App为统一入口,把家分为多个空间场景研究。2023年,大模型的引入成为第三阶段的标志,小美AI智能体成为全屋智能的“大脑”。

在六大系统——空气、水、烹饪、光影、安防、能源中,AI开始接管“决策权”。以Air Agent为例,它实时采集室内外空气与健康数据,通过DeepSeek推理模型生成空气调节策略。

同样的逻辑贯穿在每一件产品中。桌面学习灯会根据孩子学习状态自动调光;智能门锁识别家庭成员身份后启动对应场景;摄像头在用户进门时自动物理遮蔽镜头,保护隐私;卧室小夜灯拍一拍即可联动空调与定时关灯。

相比一些厂商强调“全屋中控”的概念,美的选择让AI渗透进单品内部,让冰箱、空调、洗衣机都成为“智能节点”。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全屋智能观,也就是不靠中央大脑指挥,而是让每个设备都拥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相互协同。



(图源:美的)

美的这种路线在国内市场具备一大优势,即“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更自然。很多品牌在“全屋智能”喊得很响,但往往落脚于“控制几台设备+场景预设”。而美的通过让单品具备思考能力,再向整个空间扩展,其路径可能更贴近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分步升级”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的美居App成为这一切的入口。数据显示,平台已连接超1.259亿台设备、注册用户1.159亿、月活2312.3万。今年3月与10月的两次升级,分别完成了AI化和服务化的双重转型。它不再只是IoT控制台,而是一个能主动提醒滤芯更换、自动生成场景、协助预约安装的家庭服务平台。

说到底,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缺能联网的家电,他们要的是“更省心的生活”。真正的智能不是功能多,而是让操作更少。过去是人去配合设备,现在是设备去理解人。

AI正在重构“全屋智能”的定义

当AI深入家庭,边界也随之延展。美的不再满足于家庭空间,而是提出了“人·车·家”的一体化生态。如今,美的已与华为、荣耀、OPPO、vivo、比亚迪、蔚来等建立互联合作,打造“车控家”、“家控车”的体验。

例如,当车辆驶入家门前,热水器开始预热、灯光自动点亮;离家时,安防系统立即切换为守护模式。这种跨空间体验,代表着全屋智能正从“家电互联”迈向“生活互通”。

在生态层面,美的选择开放合作,即加入工信部主导的“国内版Matter”联盟,探索跨品牌互通的标准化路径。尚喆博士对雷科技说:“空洞的生态没有意义,用户价值才是核心。”这种思考,让美的的智能体系在整个行业都更显前瞻性。

支撑这一生态的,是美的自研与外部协同的AI底座。美的的AI体系以自研「美言」大模型为核心,并接入DeepSeek、豆包、讯飞星火等第三方模型,通过私有化部署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和响应速度。系统能在不同模型间动态调用最优算法,实现语义理解、场景生成、设备决策的协同,让AI不仅听得懂,还能“做得对”。



(图源:美的)

与此同时,美的正在推动AI能力的普惠化,让主动智能下沉到更广泛的产品线。目前已计划覆盖3000余款家电SKU,让更多普通家庭也能体验“无感交互”的便利。这种技术下沉思路,将智能从高端配置变为生活标配。

而在品牌维度,AI并非冷冰冰的技术标签。美的中国区CMO徐行提出“智能化与年轻化”双轨焕新:与迪士尼《疯狂动物城》IP联名、打造MALL体验店、推出“美粉”会员体系,让科技与情绪建立连接。如今,美的会员数已超2.6亿,年度权益投入达4亿元,从免费清洗到“美分之一”共创平台,美的希望让每位用户都成为生态的一部分。

当然,这同时也预示着,全屋智能正成为家电行业的下一次结构性机遇。

过去十年,智能化的焦点在单品创新,如AI冰箱、语音电视、洗烘一体机;但这些孤岛式智能难以形成体验闭环。而AI大模型的引入,正在打破这一结构,当语义理解、决策推理和IoT感知融合在一起,家庭的复杂性被算法重新编织。

这不仅是一场产业升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再造——从“用科技简化操作”到“用智能延展情感”。

家电巨头拥抱AI,美的成了领头雁

过去,家电市场的竞争在于硬件参数,谁的能效更高、谁的压缩机更静音;如今的竞争,则在于系统与生态,谁的AI更懂人、谁的系统更开放。美的正是凭借AI智能体和美居App两大底层架构,完成从产品制造到服务运营的转型。

对美的自身而言,这种“AI化”的演进,让美的拥有了新的增长曲线。家电行业增速放缓已成共识,而AI赋能的全屋智能正在打开新的利润空间:硬件之外的软件、算法与服务,成为长期增长的来源。美的的AI智能体体系,意味着它不再只是卖空调、冰箱、洗衣机,而是在卖一个持续学习、不断升级的“家庭体验系统”。

当然,美的的进化也可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节奏。全屋智能不再只是高端客户的象征,而逐渐走向普及,比如AI让复杂的场景更易落地,也让不同收入层的用户都能体验到“智能服务”的便捷。通过品牌的全面升级,美的相当于紧握住智能化时代的筹码。



(图源:美的)

不过,美的的AI战略也意味着国内家电巨头的“第二赛道”之战正式打响。海尔仍在强化场景定制,小米深耕生态链,华为布局系统底层,而美的选择以“智能体+开放生态”切入。这种路线能否成为行业共识,还有待市场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AI已经成为新的分水岭。

未来,全屋智能或许将成为家电行业新的增长引擎。这不仅关乎技术演进,更意味着产业价值链的重塑。从产品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从单品竞争转向生态竞争,美的的这场“AI化进化”其实是一次更具前瞻性的尝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