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赫尔辛基11月1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芬兰东芬兰大学与库奥皮奥大学医院联合开展的两项新研究显示,青少年的运动习惯以及电子屏幕的使用方式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其大脑功能和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成果已相继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神经科学前沿》和《神经科学》上。东芬兰大学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两项研究结果表明,保持良好体能、积极参与运动并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对青少年大脑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两项研究共纳入45名16至19岁的芬兰健康青少年,其中女性25人、男性20人。研究人员通过多项体能测试并结合问卷调查等对受试者进行评估。
在第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自受试者儿童时期起就长期追踪其体能状况与生活方式。结果发现,体能较好的青少年在大脑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与抑制性之间保持更好的平衡,这种平衡是支持学习能力、注意力集中及大脑发育的重要基础。
第二项研究分析了屏幕使用时间与运动对青少年大脑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大脑健康的关键并非屏幕使用的时长,而在于使用方式的不同:被动使用电子设备,如刷手机、看电视或视频,会削弱大脑皮层的“抑制机制”,即神经系统的“刹车功能”;主动、创造性地使用数字设备,如参与互动类应用、创作或学习活动,则与更高的大脑反应敏感性相关,这种积极效应类似于有组织的体育锻炼。
研究人员表示,青少年时期进行有指导的体育运动十分有益,它不仅有助于社交与心理健康,也促进大脑功能发展,而屏幕使用时间应保持适度,且应有利于激发思维、促进身体活动。(完)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