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机器人火炬手来了!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亮相十五运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11-02 12:09:13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作为“深圳智造”的代表,“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手握1.6kg重量的火炬,完成第二棒与第三棒之间的传递。


“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在本次火炬传递中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一是,乐聚机器人联合哈工大、通研院,优化了机器人跑步的运动控制算法,可显著提升其抗扰性及复杂地形适应性,让机器人即使手握1.6kg重量的火炬,也能步伐稳健、动作自然地拟人奔跑。

二是,中国移动基于5G-A网络,为机器人构建了信息“高速公路”,可实时回传机器人第一视角的高清画面,让技术人员无需陪跑,也能实现精准的远程控制。


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十五运。

值得注意的是,10月30日,乐聚机器人母公司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东方证券。乐聚机器人方面也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上市计划正在推进中。”

今年9月,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更名为“乐聚智能”,外界普遍解读为冲刺IPO前的股改动作。10月22日,乐聚机器人官宣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中信金石、中证投资、合肥产投、中美绿色基金等联合投资。

据介绍,本轮融资将用于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深化产业链布局、完善产业场景应用,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大规模量产与多元化场景应用的新阶段。

乐聚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较早一批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公司,其成立以来,经历了天使轮、Pre-A、A、B、C、Pre-IPO共6轮融资,今年10月的15亿元为单笔最大的融资,另有两轮融资未披露。

作为继宇树科技之后,国内第二家公开推进IPO进程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外界普遍认为乐聚机器人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乐聚机器人也是一家成功跑通产学研转化路径的企业,其出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兼CTO冷晓琨此前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介绍:“从2005年左右,我们实验室就认为人形机器人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只是这条路线会比较长,而我们一直在坚持探索人形机器人。只要我们以企业的形式能够坚持做下来,一定能等到它爆发的时候,10年或者15年,肯定能够爆发。”

冷晓琨表示,乐聚机器人没有一个核心总部的概念,很多核心研发在哈尔滨实验室,很多供应链生产也在山东、浙江。而在深圳的最大优势,就是供应链齐全,人才多。“我们核心设计在深圳,注册在深圳,但是人形机器人是产业链很长、集成度最高的一种形态,某一个地区没法满足人形机器人完整的生产,必须是一种全国各地优势协同的范式。”

冷晓琨表示,从2016年创业,就坚持做人形机器人。他认为,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本质是两条腿走路,首先要把两条腿走路做好,否则其他的都是虚的。所以在2016年到2021年左右,乐聚机器人的第一个核心突破就是步态算法,让人形机器人像人一样走路。

冷晓琨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爆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像博士一样聪明,像家电一样便宜”,一个是指它的智能化,一个是指它的产业化,这两个条件同时达到的时候,人形机器人就会爆发,就会进入到千家万户。“这个目标以前看是一个天方夜谭,但是现在大模型具身智能出来之后,其实像博士一样聪明,已经近在咫尺了。”

乐聚机器人表示,过去十年,尤其近三年时间,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同频共振之下,我们见证了人形机器人的井喷式发展,但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依然任重道远。产业化的下一步,关键在于完成从“技术可行”到“商业可行”的跨越,我们将依托“人形机器人+”生态计划,与合作伙伴开放共赢,实现“让全社会共享机器人便利”的使命。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