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问世以来,新兴芯片指令集架构RISC-V走过了快速成长的15年,逐步打破X86与Arm架构的垄断格局。近期,在硅谷举行的 RISC-V北美峰会上,众多从业者形成共识:RISC-V已经进入高性能深水区。
作为RISC-V高性能内核引领者,达摩院玄铁向来紧扣技术风向和产业需求,会上,玄铁不仅透露其新一代旗舰处理器C930收获Arteris、Canonical等头部伙伴的支持,更发布Flex系列可扩展平台支持芯片厂商修改玄铁处理器,充分解锁RISC-V架构的灵活性,为行业内又一开创性举措。
显然,以标杆高性能处理器为抓手,玄铁正在尝试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加入,推动RISC-V从“可用”向“易用”、“好用”跨越。
从打磨标杆处理器,到向客户开放可扩展平台,再到牵引软硬件全链路生态伙伴,玄铁攀登高性能RISC-V的“三部曲”已清晰浮现。
在玄铁团队来看,高性能的定义不是某一个跑分数字,而是让每一个RISC-V用户都能在自己的应用场景取得最佳表现。
处理器迭代登顶 引领RISC-V高性能创新浪潮
“企业责任是在别人尚未开拓的荆棘之地,为大家找出一条路扫清障碍。”
从首款量产内核到服务器级高性能产品,再到垂直场景专用芯片,玄铁在短短六年内走出了一条从技术验证到规模落地的成熟路径。
C910生态:“量产可靠”牢筑创新基石
早在2019年,玄铁C910的诞生便具有里程碑意义。彼时行业对RISC-V的认知仍停留在“低成本嵌入式”层面,但C910首次将RISC-V性能拉至中高端计算区间,成为全球首个SPECINT2K6达到7分/GHz的RISC-V处理器。
2021年,玄铁团队更是大胆开源C910,让全球企业和开发者都可以基于C910自由创新自己的芯片和应用。硬件开源是不同于软件开源的创新举措,而来源一款已经能够量产、稳定可靠的RISC-V处理器,无疑帮行业推开了一扇轻松进入高性能RISC-V应用的大门。
从世界第一台能稳定运行的RISC-V笔记本电脑“如意BOOK”,到能畅玩“黑神话”的RISC-V云桌面,RISC-V应用的许多“第一次”都是基于玄铁C910实现的。这也给RISC-V行业带来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重要启迪。
C930交付:性能突破证明应用价值
2025年年初,玄铁交付新一代旗舰处理器。C930通过架构设计突破,将SPECint2006跑分提升到15分,对标服务器应用。此外,C930搭载512 bits RVV1.0和8 TOPS Matrix双引擎,将通用高性能算力与AI算力原生结合,同时开放DSA扩展接口以支持更多特性要求,成为验证RISC-V在高性能场景价值的关键载体,也赢得了广泛的生态信任。
此前,劳特巴赫、兆松科技、纽创信安、爱芯元智等伙伴均已表达将在调试、编译、安全、NPU等模块提供支持,这次在北美峰会上,玄铁团队进一步透露Arteris旗下Ncore互连方案、Canonical旗下Ubuntu操作系统正与C930开展深度适配,共同推动C930向服务器等应用场景普及。
毕竟,做好内核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只有持续推进操作系统适配、软件栈运行、中间件优化与应用迁移,才能真正实现硬件性能与场景价值统一。
玄铁相关负责人表示:“C930的目标不是做一款孤立的高性能处理器,而是通过‘看得见的落地路径’,让更多伙伴相信RISC-V能进入服务器、车载等高价值领域。”
“通用+专用”产品矩阵
近期,玄铁也陆续推出了C908X、R908A、XL200等新产品,其中,C908X定位为玄铁首款AI专用处理器,R908A面向车规级芯片的高可靠需求,XL200则将提供更大规模、更高性能的多簇一致性互联。这一产品迭代策略的核心逻辑,是“主线引领、分支补位”,与C930形成“通用+专用”产品矩阵。
玄铁团队称:“不同场景对算力需求差异巨大,单一处理器无法满足所有需求。我们通过产品矩阵和平台兼容,让每个场景都能找到适配的解决方案。”
授人以渔支持千行百业充分挖掘潜力
这次玄铁团队在RISC-V北美峰会上发布的Flex系列可扩展平台,则将RISC-V生而自带的灵活性推到了更高层面。
![]()
设计理念:从“提供产品”到“赋予能力”
Flex系列的推出源于玄铁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在服务海量芯片厂商的过程中,玄铁团队发现通用型和专用型处理器仍难以充分满足垂直场景的细分需求。客户若要想自定义修改处理器,受限于技术门槛等问题,大多还是得依赖IP厂商,成本高、周期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玄铁颠覆行业传统做法推出Flex系列,提供建模环境、开发工具、测试方案等全套软硬件框架,让客户能基于玄铁处理器自主修改指令、优化计算单元,打造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创新处理器。
“我们不是卖‘定制好的处理器’,而是提供‘定制处理器的能力’。”玄铁相关负责人强调。
进一步来看,这种支持“魔改”处理器的模式,也是RISC-V架构不同于X86和Arm的核心优势,是RISC-V灵活性的最佳证明方式。
玄铁将多年积累的工程经验转化为开箱即用的工具箱:企业只需分析自身场景的“热点指令”(如AI推理中的向量计算、工业控制中的实时响应指令),通过Flex平台的建模工具仿真优化效果,再借助硬件测试环境验证稳定性,即可快速完成自定义开发。
换句话说,Flex系列平台让客户站在玄铁“肩膀”上融合自由创新,兼顾产品的稳定可靠与定向加速。
价值落地:从AI加速到千行百业的需求
据悉,Flex系列首批无缝兼容主打高性能应用的玄铁C系列处理。经玄铁团队与样本客户合作验证,基于Flex-C打造的处理器相较通用的玄铁C系列处理器可实现最高10倍的加速,大幅提升行业应用表现。
后续,Flex-E和Flex-R也将陆续推出,对应着主打低功耗的玄铁E系列处理器和主打高实时的玄铁R系列处理器,覆盖从微控制器、车载、工控到边缘服务器的各类场景。
在AI算力时代,实现AI加速已经成为芯片厂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焦点,但玄铁强调,玄铁Flex系列的宗旨不止于AI加速,更旨在鼓励千行百业进行各类积极尝试,成为连接RISC-V技术与产业需求的重要桥梁。
为确保Flex平台与玄铁现有产品线的协同,玄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构建兼容性体系,确保自定义加速指令能在不同系列产品中稳定运行,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适配”,无需重复开发。未来,某客户基于Flex-C开发的自定义加速指令,也可无缝迁移到Flex-E平台。
玄铁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RISC-V要被用起来才有价值,我们要让伙伴‘用得方便、改得自由’。 Flex平台的核心目标是让每个行业都能找到RISC-V的适配点,让客户在自己的市场做到最优最好。”
开放合作共建高性能软硬件生态
用Flex系列平台解锁用户自身创新力,折射出玄铁长期以来“独行快、众行远”的生态理念。正如玄铁团队所言:“Flex系列平台的生态逻辑不是‘玄铁主导’,而是‘大家共建’。我们开放核心能力,让每个伙伴都能在生态中发挥所长,最终形成技术迭代、场景验证、生态完善的正循环。”
一直走在行业前沿,玄铁更能明白RISC-V的发展不能只依赖个别企业的力量。 通过与全球头部伙伴深度合作、发起和持续扩大“无剑联盟”,玄铁近年来不仅是高性能RISC-V的技术领先者,更俨然有生态领军者的姿态。
这次,玄铁与Arteris、Canonical开展的合作分别代表了“硬件互联”与“软件支撑”。两者均围绕C930展开,不仅是“大马配大鞍”的必然需求——底层处理器升级倒逼系统同步进化,也进一步验证高性能处理器对上下游技术生态的带动作用。
其中,在硬件层面,C930与Arteris的Ncore互联IP完成多核多cluster CPU子系统深度和适配验证,共同开发出标准化互联解决方案,为RISC-V架构的复杂SoC提供高带宽与一致性保障,提升芯片产品开发效率。与Canonical的合作则着眼“软件长效稳定”。作为Ubuntu操作系统的发行方,Canonical将为玄铁处理器提供长达10年的LTS(长期支持)服务,确保软件持续更新与安全补丁支持,打消客户对“技术断层”的顾虑。
Arteris本身是玄铁牵头成立的“无剑联盟”成员之一。尽管处于起步,该联盟已吸引多家行业龙头加入,同时汇聚IP厂商、设计服务企业、终端客户、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形成“芯片设计、软硬件开发、场景落地”的完整链路。可以预见,随着C930规模化落地、Flex系列平台生态渗透等,无剑联盟将成为RISC-V产业化落地的强有力支撑。
同时,玄铁将召更多头部客户和合作伙伴加入,包括重点加强芯片制造、设计服务两大环节。玄铁团队表示:“RISC-V不是某一家企业的‘独角戏’,而是全行业的‘交响乐’。在RISC-V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我们希望以玄铁为纽带,牵引更多伙伴加入生态建设而且都能找到自身位置,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把联盟生态做强。”
结语
从玄铁处理器高性能迭代,到Flex平台释放灵活创新,再到生态伙伴协同共建,达摩院玄铁团队正在全球芯片产业重新定义RISC-V的价值,推动RISC-V从“替代选择”加速变为“优选方案”,成为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算力新引擎。
根据各方调研显示,RISC-V产业发展大势已现,市场占有率将加速渗透,但唯有生态共荣,才能稳步趟过高性能“深水区”。正如玄铁团队所言,“过去10年,RISC-V走过了传统架构30年的路,未来只会更陡峭。而这是属于勇敢合作者的赛道。”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