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银河今年销量逼近百万,集团对明年的销量预期也 “很乐观”。
文丨曾兴
编辑丨龚方毅
我们多方获悉,沈阳原上汽通用北盛工厂(三期)正在改造中,后续将用于补充吉利银河产能。一位接近吉利的人士称,“沟通挺久了,现在银河的产能紧张。” 另有知情人士称,吉利也曾和一家合资车企洽谈租用其沈阳厂区生产,但并未谈妥。
北盛工厂曾是上汽通用在中国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负责生产别克 GL8、昂科威等燃油车型,年产能超过 30 万辆。工厂共有三期,最早的一期工厂建于 2004 年,两年后扩建二期工厂。一期、二期工厂也被称为南厂,2014 年建成的三期工厂被称为北厂。今年 2 月北盛工厂被全面关停。
据辽宁省拍卖行 9 月底发布的公告,建成时间更久的南厂将被拆除,所在地将用于房地产开发。更新的三期工厂则在改造中。今年 5 月,沈阳吉驰汽车注册成立,将投入 8.9 亿元招标改造北盛三期工厂。天眼查显示沈阳吉驰由沈阳大东区国资委全资拥有,“董监高” 等也均和沈阳大东区国资委有关。
吉利银河销量大涨,现有产能无法满足需求
今年 10 月,吉利银河共卖出 12.7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101%,创历史新高,也提前达成年销百万目标。同时,银河强新车带动吉利整体销量同比高增,因为上半年销量超预期,吉利汽车集团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 300 万辆。
两年前吉利银河发布时,只是吉利汽车的一个产品系列,聚焦新能源,与中国星系列、博越家族、帝豪家族等并列。
2023 年 5 月,吉利银河首款产品银河 L7 上市,首月销量近万辆,打响品牌知名度,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后续产品力不足,银河在去年上半年销量低迷。下半年先后上市的银河 E5、星愿和星舰 7 凭借性价比和产品力接连成为银河的爆款车型,推动银河市占率快速增长。2024 年吉利银河全年销量 49.4 万辆,同比增长近 80%。
![]()
对标比亚迪在细分市场的优势车型,再以 “亲民价格、越级配置” 竞争是吉利银河的策略。以今年上半年累销 20.5 万辆、成为中国市场单车销量冠军的银河星愿为例,这款车是吉利基于 GEA 架构开发的 A0 级纯电轿车,6.88 万元起售,与比亚迪海鸥的价格相当,但比价格更贵的海豚尺寸更大,同时相较其他竞品车型,星愿配备宁德时代电池、两厢车少有的后驱系统、前备箱和电动后尾门等配置。
去年 9 月,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明确进行战略整合。次月宣布将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合并后,银河分为 A 网和星网,其中 A 网包括银河以字母 + 数字命名的车型,星网以则是星愿、星耀、星舰等车型。
银河正处在强势新品周期,今年上市的银河 A7、星耀 8 、银河 M9 等车型进一步丰富了银河在 5-20 万元价格带的产品矩阵。其中银河 A7 上市 14 天交付过万,把大六座 SUV 价格拉到 17 万元起的银河 M9 也在上市首月交付过万。10 月 30 日,定位 A+ 级轿车的吉利银河星耀 6 在杭州上市。
多位吉利人士均向我们表示,集团对银河明年的销量预期 “很乐观”。
外部盘活和内部改造并举,但不新建自有工厂
据中国银河证券统计,目前吉利在国内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南、陕西、成都等汽车产业集聚地,合计产能超过 300 万辆,其中新能源产能占比超过 50%。
![]()
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生产银河车型的有台州临海基地、陕西宝鸡基地、贵州贵阳基地、湖南湘潭基地和钱塘基地,几大产地合计年产能近 100 万辆,但这些基地并非是银河独有的生产基地。随着银河更多新车型上市,现有产能紧张。
以 2016 年 8 月投产的宝鸡基地为例,这个工厂每年可生产 20 万辆整车、36 万台发动机,目前插混的银河 L7 与燃油车博越 L 并线生产。销量逐月攀升、9 月销量 4.8 万辆的星愿在湘潭基地生产。这一基地占地面积 800 多亩,去年年产量 30 万辆,今年通过改造产线产能提升至 50 万辆。除了星愿,湘潭基地还生产吉利缤越 L、远景等车型。
今年 6 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在 2025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当今世界的汽车工业存在 “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吉利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或扩大现有工厂的产能,尽最大可能地展开务实合作、资源重组。
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在 10 月吉利于伦敦举行的一场非交易性投资人路演活动上表示,会在原有产能不够的时候对相应产线适当调整,当前需求与基地总产能非常匹配,很多基地基本上都是双班生产。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同场活动上面对投资者有关产能的提问时也说,“从产能角度上,我们会积极从现在再能去做一些基建的技改,再往前提升效率。” 他说。
除了沈阳工厂的再利用,9 月吉利控股集团与武汉经开区签订《吉利新车型项目合作协议》,宣布将在武汉生产吉利银河多款全新车型。据我们了解,吉利将通过生产线改装,利用路特斯在武汉的工厂闲置产能生产吉利银河新车型。
2020 年,吉利集团在武汉经开区投入 80 亿元建设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次年又投资 63 亿元设立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路特斯武汉工厂位于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占地面积 1526 亩,年产能约 15 万辆。但路特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逐年下滑。
武汉汽车产业链完善,吉利在过去 8 年里六次投资,包括亿咖通科技、路特斯、星际魅族、芯擎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公司。除此之外,武汉还有东风、小鹏、上汽通用等主机厂。作为宝马在中国生产基地的沈阳,同样具备完善的汽车产业链。
开始发力出海,也会适时考虑海外的剩余产能
在国内销量大涨的同时,今年前 9 个月,吉利新能源车型出口亦同比大涨 214%,其中在欧洲市场增长 61.8%,在拉美市场增长 93.4%。
10 月下旬,吉利在英国伦敦发布了银河 E5 的右舵版 EX5,后续还会导入国内星舰、星愿等系列的车款。而作为其进入英国市场的开始,EX5 在英国有三个配置,从低到高依次是 SE、Pro 和 Max,官方指导价依次是 3.199 万英镑、3.399 万英镑 和 3.699 万英镑。为了加速市场渗透,吉利英国公司推出显示补贴,金额在 2300 英镑在 3750 英镑之间。限时补贴可以叠加 1000 英镑的汽 / 柴油车置换奖励。
叠加所有优惠后,EX5 顶配 Max 版本的价格来到 3.224 万英镑,大幅低于其在英国主要竞争对手斯柯达 Enyaq 的起售价。即便如此,考虑到 EX5 的海外售价相当于国内售价的两倍以上,在扣除关税、物流、增值税、经营成本后,国内外价依旧显著,获得了远高于国内的利润空间。
门店方面,吉利英国采取轻资产渠道模式,与当地大型经销商集团合作,计划 2025 年底在英国建成约 50 家门店,实现快速覆盖。
目前,吉利设立了欧洲、非洲、南美、中美、中东、亚太、东欧七个大区,从组织架构、资源调度、售后服务、产品规划等方面加快推进国际化。高层亦在路演中表示,他们会在欧洲市场采取清晰的多品牌战略,实现资源协同与市场区隔:
- 吉利银河: 定位主流高价值市场,承担快速上量的任务,从 EX5 开始,2025 年加速全球布局。
- 领克:聚焦欧洲和亚太高端潮流市场,借 PHEV 技术优势,深化渠道建设,提升盈利能力。
- 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纯电市场,负责提升品牌形象和技术输出。
同时,针对国际市场,吉利坚持灵活的油电并举策略,在保持燃油车竞争力的同时(今年燃油车增长超 20%),快速发挥电动车优势。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成本效率挑战,吉利管理层表示,要在一个市场做深,“供应链一定要本地化”。吉利正积极探索多种路径,包括利用集团内部的既有资源、战略合作(如与雷诺合作利用全球剩余产能),并对在欧洲建立本地化生产基地持开放态度。
据报道,今年 9 月底,吉利在印尼正式启动 KD(散件组装)本地化生产,首批投产车型为紧凑型插混 SUV Starray EM-i,EX5 和吉利星愿也会陆续投产。桂生悦在伦敦表示,作为负责任的汽车公司,吉利要善用全球剩余产能,而不是盲目扩产。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我们与雷诺等国际公司签订的合作,也包含对全球产能的利用。快速发展的汽车公司不能只靠独立扩张,必须综合利用全球资源。” 桂生悦说。根据最新公告,吉利与雷诺集团达成巴西战略合作,其中一项内容是雷诺巴西工厂会生产吉利品牌产品。
魏冰对本文亦有贡献
题图吉利银河,吉利宝鸡工厂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